1.本书吸收了传统教材的优点,并根据电视剧教学实践做了相应的丰富和调整,具体特点如下: (1)史论结合,整体性强。中国电视剧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几年的历史,但是,由于作品量巨大,内容十分繁杂丰富,不易把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批评实践,对于电视剧的发展和重点作品,进行整体性的回顾,对于大量的作品择其精要,加以简要的分析论述,便于回忆和理解。 (2)举例丰富,思想开放。在论述电视剧的各个欣赏与批评环节的时候,尽可能多的选取了材料,做到以材料说话,增加了形象性。在分析各个剧目的时候,尽量照顾到各种观点,吸收各种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避免了思想观念上的狭隘与偏颇,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3)章节分明,实用性强。教材是一种特殊的著述,要求章节分明,方便实用。我们在分析电视剧批评与欣赏各个环节和各种特点的时候,尽量多用例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很快的地进入思考和论述之中,并给教师理清思路和学生复习思考带来方便。 (4)时间清晰,统领性强。电视剧是具有时效性的艺术,本书在回顾过程中按照时间分段,略往详今,举出重点作品,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时代性的印证。 2.本书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和指导,具体要求如下: (1)要做到作品的欣赏积累。电视剧作品极多,欣赏和批评要有针对性,因此,要求学生对于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的剧目,要有一定的识记。对于电视剧艺术所呈现出来的多种特点,要有立体性的认识。不仅要有文学性的欣赏和批评的能力,还要求对于电视剧艺术所特有的画面、色彩、音响有总体的把握。 (2)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电视剧在每一类的题材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作品,要求对于每一题材的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掌握,这无疑是学习的重点。对其内容、主创人员,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要兼顾重点所代表的题材系列,对于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够具有把握能力。 (3)要有艺术的感受能力。电视剧是一种艺术,它的镜语表现和镜像设置,都是经过反复的锤炼和思考的,它的表演也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我们学习本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素质、艺术品味和人格境界,要在不同的电视剧中感受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发掘其独创性的魅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学好电视剧批评与欣赏,并真正能够运用于所接触的电视剧的现实之中。 (4)课程需要通过考试,这就要注意题型结构和答题技巧。对于大量的知识性的问题,要作为常识,通过学习和议论掌握,变刻板记忆为轻松回忆,最好能够通过具体作品的回忆,记住相关的名词和剧目以及主创人员。 (5)对于简答性的问题,要注意概括,一般是针对具体作品,做限制性的分析,这样的问题重点是掌握基本内容,不需要过分地强调一家之言。而对于分析性的论述题,常常要结合本书所提出的理论,进行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回答这样的问题,要重在理解,重在创新,可以自由地表现自己欣赏的感觉,可以充分论述批评的观点,鼓励有新意的、有独特见解的分析。
刘晔原,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播电视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担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联合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项目执行委员。主要著作有《大众文艺学》、《戏剧影视文艺学》、《中国古代的祭祀》、《中国文化杂说·民俗卷》(合著)、《民间文学概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