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节目是指以文化教育,
艺术,科学,人物,事件等为表现中心的电视节目,专题节目有多种表现形式,纯报道式的,评论式,访问式,或综合形式。
专题节目较一般的电视节目来说更具有集中性,专题节目对题材的选择和报道的深入程度要求也更高。
发展阶段
按照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各时期的创作特征,我们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报道阶段
时间:1958—1966年
从中国第一部电视专题节目诞生,到1966年“文革”开始,为中国电视专题节目发展的第一阶段。
(一)中国第一部电视专题节目 诞生于1958年10月1日,是采用16毫米胶片拍摄的,片长20分钟,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的无声电视作品,由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记者、编辑集体创作。
(二)本阶段电视专题节目的主要特点
1、这时期的电视专题节目主要是报道型的,以介绍先进典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到领导人出访等重要活动和重要节目为主要任务;
2、选题内容和风格形式不够丰富;3、创作者的工作作风极为认真负责。
颂扬阶段
时间:1966—1978年
“文革”开始至党的十一展三中全会召开前,《祖国各地》栏目的开播为我国电视专题节目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是我国推行极“左”路线最严重的时期。 这一阶段优秀电视专题节目的突出特点是:
1、以工农业生产成就和工农业战线新闻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题材相同或相近;
3、作品的拍摄内容和人物形象比较深入、生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觉醒阶段
时间:1978—1989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祖国各地》开播,到1989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确定跟踪纪实拍摄基调,是我国电视专题节目发展的第三阶段,即觉醒阶段。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思想观念发生巨变的时期,我国的电视节目创作不论在题材、数量、种类、表现形式上,直至设备材料、人员队伍都有空前发展。
(一)这个时期电视专题节目的主要创作手法 编导们基本上使用文学的方式跟生活达成关系,就是先有完整的文学本子,然后用比较唯美和接近古典主义的方式去完整记录一个对象。这是典型的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手法。
(二)这个时期电视专题节目的主要创作内容
1、对风光的歌颂
在这个时期,从1978年到1983年期间,电视专题节目主要是在进行一种释放,在思想上受到压抑后的一种空前的释放。这种释放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以1983年为例,几乎平均20天就有一集《中国名山》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话说长江》以后,《黄河》的制作,《唐蕃古道》的开机,以至到《话说运河》,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的制作都给人充满活力的印象。
2、政论片的热播。
知识界的“文化热”使一大批文化界的人参与到电视节目制作中来。80年代后期,创作了很多大型的高屋建瓴、气度恢弘、洒脱自如的政论片,如《长征·生命的歌》、《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3、电视栏目逐渐成熟。
(1)1978年9月30日《祖国各地》开播,播出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以此传播地理、历史、文化知识。
(2)1979年,开办了第一个有主持人的节目《为您服务》,加强了电视的服务性。
(3)随后,一系列为满足群众需求,以服务于受众的名牌栏目如《兄弟民族》、《神州风采》、《地方台50分钟》等相继问世。栏目的开办,培养了一批有追求的电视编导,一大批优秀作品在这里崭露头角。
纪实阶段
时间:1989年至今
从《望长城》至今,是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的第四阶段,即纪实阶段。1989年开拍,1991年播出的《望长城》是中国电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一)《望长城》的重要意义:
1、《望长城》的创作人员用类似于集体兵谏的方式,以一种不计后果的精神确立了全新的拍摄理念,就是纪实美学原则的确立。
2、自《望长城》开始,一种新的影像纪存形式逐渐兴起。
(二)纪实美学的黄金期
1、1992年,《沙与海》,中国的纪录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这是一个标志;
2、1993年,纪录片学会的成立;
3、上海台第一个纪录片栏目《
纪录片编辑室》建立,以纪录片工作室为口号,它的收视率曾经创造了整个上海电视台收视率的第一名;
4、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开播,该板块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带来了一阵清风,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1)视点下移:真正把原来高高在上的视角彻底地平移下来,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它给观众传递的是百姓故事背后的思想、哲理以及发现的思考空间。通过讲小的人物,小的故事,来体现社会大的背景。
(2)它的纪实语言、拍摄手法和创作风格也堪称一派,一时成了各电视台效仿的对象。
5、许多大型文献纪录片纷纷亮相荧屏,《毛泽东》、《邓小平》、《孙子兵法》、《百年中国》等无不以打破历史教科书冷冰冰的面孔,以人物性格为浓墨重彩所在,以纪实风格赢得观众的喜爱。
(1)这些纪录片与《生活空间》的视角大有不同,它们更多的是关注大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的人和事,关注流逝了的历史热点、冰点以及历史人物和事件,关注时代变迁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处境。这些纪录片勇敢地触摸过去,大胆地聚焦现实,大主题、大制作,从记录百姓生活流中脱离出来,转向对历史与现实的放大和张扬。
(2)文献纪录片的意义:这些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要唤起的是人们的社会良知、历史感知和文化良心。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这种充满历史激情和现实热情的纪录片更值得关注和肯定。
6、作者纪录片大量出现。许多优秀的纪录片令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如四川电视台王海滨的《藏北人家》、中央电视台孙曾田的《最后的山神》、陈晓卿的《龙脊》、宁夏电视台康健宁的《阴阳》、湖北电视台张以庆的《英和白》等等,这些纪录片充满着个人化创作的色彩,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而且有些大胆地加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味和个性化思考,有些还蕴涵画面、音乐以及构思的唯美主义倾向。
7、DV纪录片的兴起。
(1)从纪录片品质结构来看,DV纪录片兼具《生活空间》的平民意识和个性化创作的主观色彩。DV纪录片的取材大多是创作者身边熟悉的百姓故事,如杨天乙的《老头》、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以及香港凤凰卫视DV新时代推出的《我的父亲母亲》大赛等,都是记录创作者身边熟悉的人物。
(2) DV纪录片属于私人化的创作形式,由于每个人都可以有创作的自由,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尽情地倾诉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感受,从而使DV纪录片风格迥异,丰富多彩,令人百看不厌。
(3)DV的出现与其说是纪录片运动的开始,还不如说是拍摄技术的革新和普及的结果。因此,在短时间内,DV纪录片还不能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个性品质,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发展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