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社会学是研究电影的社会功能、电影与社会及观众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特定社会和观众的需求对电影艺术家创作的规定和影响,研究电影现象的内在过程、内在结构以及观众需求的演变而引起的艺术风格变化等问题。它的出现,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电影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开始于
英国J.P.迈耶1945年出版的《电影社会学》,另一英国电影理论家R.曼维尔的《
电影与观众》也被认为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随着西欧社会大动荡,人们对电影与社会、电影与政治等关系问题日益关注,在西方电影研究界突破了过去引为常规的对电影的纯艺术分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学电影理论,这使电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有所扩展。在
苏联,70年代以来,也很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并设立了专门的电影社会学研究机构。对电影进行社会学研究,是中国电影研究的重要特点。
1、“镜子论”——电影是反映不同社会意识结构的镜子,因此一般行为模式、人物类型和冲突公式必然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影片中,克拉考尔称这种情境的重复为“集体无意识”,美国学者帕克·泰勒称之为“集体神经官能症”,法国理论家埃德加·莫兰称之为“集体梦想”,吕克·德·休斯和萨沙·艾兹拉蒂则称之为“定式化准则和价值观念”;
3、“整合论”——电影是维系社会结构整体的手段,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马克斯·霍尔克海默、西奥多·阿多尔诺、汉斯·艾斯勒,法国的马里昂·莱维,英国的丹尼尔·勒纳等。
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和范畴研究电影的理论。社会学研究人类以个人和群体形式形成社会关系、参与社会行动和发生相互影响的原因与结果,研究因人的交往而产生的风俗和制度。电影因其与生俱来的群众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使电影的社会功能备受关注。20世纪20年代,已有电影社会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如巴拉兹·贝拉的《可见的人》(1923)、德国理论家哈尔姆斯的《电影哲学》(1926)和苏联作家爱伦堡的《梦幻工厂》(1927)。英国学者梅耶尔《电影社会学》(1945)和曼威尔的《电影与观众》(1950)的问世,标志电影社会学的成型。电影社会学的使命是:研究社会需求如何影响和制约电影艺术家的创作,研究观众审美需求的演变而引起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变化,研究社会群体参与电影活动的基本形式,分析这些基本形式的演变状况或成因,展望这些形式未来的走向。电影社会学的方法论是:确定研究范畴、建立行之有效的模型,以描述和解释电影的社会条件、社会价值、社会功能和社会效应,以及电影作为社会活动的运行模式和运行规律。通过民意调查机构掌握观众对电影的态度、分析统计材料以有效帮助电影制作者决策,是电影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社会学研究领域显示出两种对立的倾向:一是运用实证主义、直觉主义、弗洛伊德学说和天主教教义的电影社会学;一是力求按照唯物史观来分析电影社会功能问题的电影社会学,这方面重要的著述有:美国理论家劳逊的《思想战线上的电影》、德国克拉考尔的《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意大利契阿里尼的《电影,第五种力量》,法国梅尔西戎的《电影与垄断组织》等。
电影社会学是电影研究的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学方法的统一,最彻底实现这种统一的是历史主义原则。与受实证主义影响的研究者对电影的社会规定性做机械的理解不同,也与受
庸俗社会学影响的研究者力图在电影形象中直接揭示出一般的政治经济范畴有别,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主张对此做辩证的理解,即联系电影作品本身的艺术结构来看其中的社会内容,将思想性问题与艺术性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自20世纪30年代始,左翼电影艺术家和影评家就注重电影的社会功能,分析电影作品的社会内容,把电影与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联系起来,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近年来,中国电影研究者努力建设
电影观众学,力求科学分析中国电影观众结构的特殊性和各时期社会心理的变化对电影创作方向的影响,研究市场经济中电影产业的社会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