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什么?》是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
巴赞的一本作品集。巴赞这部文集并非一部初衷便为撰写成书而刻意准备的严谨的电影理论专著,书中各个篇章最初都是杂乱地分布在各种报纸、周刊、杂志和小册子中,最终才结成厚厚的四卷本文集。巴赞逝世后,《
电影手册》编辑部和巴赞夫人根据巴赞遗愿,从四卷本文集中选出27篇文章,编成《电影是什么?》的定本。然而正是这本只有27篇文章的《电影是什么?》,后来被西方电影学界誉为“电影的‘圣经’”,也为巴赞赢得了“电影的
亚里士多德”的崇高称谓。
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被视为电影理论史上的里程碑。他的名字与意大利
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法国电影理论批评和现实主义电影紧紧联系在一起。巴赞的现实主义
美学深刻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他宣扬的摄影
影像本体论和真实美学形成与
蒙太奇理论不同的电影美学体系,开拓了电影研究的领域。由于巴赞的努力,电影成为严肃的研究课题。
本书是巴赞的经典批评文章的结集,涉及
电影本体论、
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必备读物。
1958年,法国电影理论家
安德烈·巴赞论文集的第一卷问世。这套文集计划出版四卷,总称为《电影是什么?》。巴赞在序言中说:“这一书名并不意味着许诺给读者现成的答案,它只是作者在全书中对自己的设问。”巴赞在这一年去世后,这套文集在友人的协助下终于在1962年出齐,并从这部四卷本文集中选出主要文章,缩编成一册,这就是通行的《电影是什么?》。
巴赞是电影理论家,也是电影哲学家。他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研究摄影影像和电影的本性,获得了“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的称誉,而《电影是什么?》也被尊为“电影的圣经”。巴赞秉承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理念,认为摄影美学的潜在特性在于揭示真实,而对于电影来说,热爱人是至关重要的。
巴赞理想中的电影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但他的电影观念又是开放的,认为随着技术的改进,电影的表现手法也会变得丰富多彩。当有声电影出现后,有人抱持“怀乡病”,认为无声电影是完美无缺的,而巴赞却认定,对白和声音效果强化了真实感,也使表演风格更趋完善;当彩色电影出现后,巴赞又肯定了色彩的表现力;而当许多导演抱怨宽银幕时,巴赞又强调宽银幕有助于保持时空的连续性,视野也更真实。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 1918—1958) 法国《
电影手册》创办人,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主要著述有《电影是什么?》、《
让·雷诺阿》、《
奥逊·威尔斯》、《
查理·卓别林》、《残酷电影》、《沦陷与抵抗时期的电影》、《从解放时期到新浪潮的法国电影》等。
崔君衍,毕业于
北京外国语大学,巴黎大学访问学者,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北京电影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曾任
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世界电影》和《环球银幕》主编。主要著译作有《电影是什么?》、《现代电影理论信息》、《世俗神化》、《认识电影》(全译本)、《
电影哲学概说》、《影片美学》、《
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电影艺术词典》(主编之一)等。
2008年是“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逝世50周年纪念,2009年又将是“法国电影新浪潮”50周年纪念,正如米特里被称为“电影的黑格尔”、黑泽明被称为“电影的莎士比亚”,安德烈·巴赞一向被人们尊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巴赞不仅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他的《电影是什么?》一书向来被称为“电影的圣经”,50余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电影专业必备书籍和影评写作的实用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