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岩炮台
大连市旅顺口区黄金山的南麓的历史遗迹
电岩炮台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黄金山的南麓,北依黄金山,南临黄海,西面旅顺军港,是清末时期清朝政府在旅顺建设的海上防线13处炮台当中的一座,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炮台。位置优越,整个炮台前面为悬崖和大海,后面有条山沟与黄金山相隔。用当时的炮镜从海上观察会产生错觉,误认为它与黄金山同在一个点上,因此有很大的隐蔽性。从海上炮击稍近炮弹会落到悬崖下,稍远又落到后面的山沟里,很难命中这个宽度仅有50米的岸炮阵地,所以当时的军事家称这座炮台为“百发不中”。
简介
俄军占领旅顺口之后,这块宽50米左右,长约200米的炮台阵地引起了俄军的喜爱,由于它前方是浩瀚黄海,炮台所在位置可扼守旅顺口军港,西侧是旅顺口军港的口门,东边是老母猪礁炮台,背靠黄金山,俄军在规划旅顺口海防防御图时,把这里称为“15号”炮台,在“15号”炮台上,设炮兵一个连(称连长为司令),在炮台上布置1895式254毫米口径海岸炮5门,57毫米火炮一门,探照灯两座。由于这两座探照灯口径大、射程远,可以在夜间辐射一公里范围之内的一切目标,探照灯采用动力源为电力,又架设在海边岩石上,因此称炮台为“电岩炮台”。
电岩炮台原是清军在旅顺口沿岸修筑的13个炮台中的一座。这些炮台的大炮除了少数小径的是中国军工厂自造的外,大多数大炮和炮弹都是从德国克虏伯厂购买的。当时不是中国没有能力造,而是李鸿章修旅顺军港和炮台时,聘请了以德国工兵少校汉纳根为首一批外国工匠,聘请时是有附加条件的,即不仅在技术上要汉纳根说了算而且机器和原料也要购买外国的,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火药的民族,竟要反过来从外国购买大炮和炮弹保护自己而我们自己的火药只能在慈禧太后的60大寿庆典上放出灿烂的烟花博得阵阵欢呼声,这真有莫大的讽刺和悲哀呀!
火力
电岩炮台上布置的海岸炮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有效射程比较远,达到9000多米,且5门重炮可同时射击,平均每5分钟可射击一次,俄军炮兵们经过改进,将炮火射程延长到13,000米,5门重炮的发射时间也有很大提前,约1分钟时间可同时射击一次,炮台官兵们还将炮台与炮台之间建成地下长廊,长廊宽1.85米,高2.1米,连接着炮台之间,便于人员互相支援,为节省炮兵体力,他们还修建6间地下弹药库,每间弹药库长8.5米,宽3.7米,高2.6米,并在阵地上建立了测距指挥所。在日俄战争中,这些火炮在封锁海面,保卫旅顺口军港战斗中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
百发不中
那它又为何称作“百发不中”呢?主要是它的位置相当优越,大家看,整个炮台前面为悬崖,大海后面有条山沟与黄金山相隔。用当时的炮镜从海上观察会产生错觉,误认为它与黄金山同在一个点上,因此有很大的隐蔽性。从海上炮击稍近炮弹会落到悬崖下,稍远又落到后面的山沟里,很难命中这个宽度仅有50米的岸炮阵地,所以当时的军事家称这座炮台为“百发不中”我们看到的这些大炮是苏联红军驻防旅顺时留下的。
在炮台的西侧有一个贺形凹型堡内,堡内径4.9米,堡中直径仅0.5米,那就是被称做怪圈的地方。当人走进怪圈内站在红漆画出的朝西的脚印上在四周无任何遮挡的环境下面对遥远的旅顺口,站直大喊一声藏传佛教密绝“嗡,啊,口牛”不但可以感到声音特别洪亮犹如加装了扩音器一般,据说还可以除去百病。
电岩炮台在旅顺口军港东边,成了旅顺口军港沧桑历史的见证,俄太平洋分舰队驻旅顺口司令官马卡洛夫率领一批军官出海,在电岩脚下触到日军布置的水雷,当兵舰徐徐沉入水下的时候,人们看见这艘巨舰尾部高高翘起,两分钟工夫,马卡洛夫及620名俄军水兵,27名军官,还有来舰上体验生活的俄著名画家维列夏金一起葬身海底。
门票
15元/人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8 07:1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