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发展历程
1958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前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原称无线电电子学、电子学等。
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代码:071201,由无线电物理学(071201)、电子学与信息系统(071202)和信息与电子科学(071206W)三个专业合并而来。
2012年9月1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代码由071201调整为080714T。
2020年2月2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工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代码为:080714T。
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身心健康,可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四年参考总学分一般为140~180学分。
学生通过学习各门课程修满总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可获准毕业;毕业环节完成并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者,可授予工学、理学学士学位。
(1)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类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应用与开发能力;具有系统的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或科研训练经历,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与实施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理论或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可参与相关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
(4)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方法;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应初步具备电子信息领域中综合类实践、实验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能力以及进行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工程设计与分析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应初步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及相关学科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或研究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能力。
(6)了解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济管理知识,能正确认识电子信息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保、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8)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9)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设置应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应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
(1)通识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40%左右。主要包括:①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5%;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5%;③经济管理课程学分;④外语课程学分;⑤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学分;⑥创新创业课程学分;⑦体育课程学分。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分。
思想政治教育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的方法,为学生将相应基本概念运用到工程问题的表述和恰当数学模型的选择当中,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2)专业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50%左右,其中学科基础及专业类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0%(3)综合教育类学分占总学分的10%左右。主要包括:①心理与健康教育;②学术、科技与创业活动;③文体活动;④跨专业选修课;⑤社会实践及自选活动等。
(4)总学分中,实践与实训教学学分(含课程实验折合学分)所占比例应不低于25%。各高校可根据具体专业的特点进行确定,专业类实践环节应能体现电子信息领域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创业、工程设计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理论课程
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艺术等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基本内容。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基本内容,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数学、物理学(含实验)的教学要求,以加强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
各高校应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实际情况,开设融合专业发展与社会科学内容的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
(一)学科与专业类基础知识
学科和专业类基础知识须涵盖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与应用、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波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可参照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基本要求。在讲授相应专业基本知识领域和专业知识时,应讲授相关的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专业基础知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路与系统信息理论基础、信息网络、工程图学中至少4个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类课程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无线电波传播、半导体物理、微波工程基础及实验、微波射频器件与电路基础、微波工程基础及实验、天线测量方法、微机原理与实验、微波工程科创实践等。
实践教学
在电路类、信号类、计算机基础和应用类、电磁场类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必须包括一定数量的实验。
至少完成2个有一定规模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进行必要的工程技术训练(其中电子工艺实习必修、金工实习或其他相关实习可选)、专业相关的制作实习、生产实践等。
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予学生有效指导。选题应符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般应结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1)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需要,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5:1,每个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人。
(2)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1)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35岁以下专任教师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2)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可适当降低比例);实验教学须配备专任专职实验技术人员,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
(1)教师应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2)专业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熟悉并承担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工作。
(3)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具有电子信息类专业或相关学科的教育背景,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本科毕业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或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物理学学科之一;②已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科研工作5年以上;③已获得电子信息相关行业的国家或国际资质或认证。
(4)教师应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能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参与学术交流,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所有专任教师均须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5)教师应熟练掌握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效果。
(6)教师应至少承担一门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或专业实习等,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必要指导。
设施资源
一、教学实验室
(1)具有物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完好、充足,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生均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
(2)有良好的设备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近5年年均更新仪器设备值不低于10%,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5%,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3)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提倡一人一组,特殊情况下每组不超过2人;综合实验、大型仪器实验每组不超过4人,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独立操作能力。
(4)实验室应提供开放服务,满足学生课内外学习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
(5)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资料齐全。实验室建设有长远建设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既要注重专业基础实验,又要注重新方向、新技术的发展,还要结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建设专业实验室。
(6)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管理、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有效利用、学生实验顺利进行。
二、实践基地
(1)因地制宜建设校内实习基地,能为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提供充分的设备使用时间,并设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跟踪和指导。
(2)根据学科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去向,本着“就地就近、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与科研院所、学校、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应理解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具有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3)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需要确定是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1)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强图书馆服务设施建设。注重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保证图书资料购置经费的投入,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图书资料包括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载体的中外文献资料。
(2)具有一定数量、种类齐全的专业相关图书资料(含电子图书)和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
(3)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完善的图书流通、书刊阅览、电子阅览、参考咨询、文献复制等服务体系。能够方便学生学习网络课程与精品共享资源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
(4)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教学经费
(1)教学经费有保证,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新办专业应保证充足的专业开办经费,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不低于300万元,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近5年年均更新教学科研仪器总值不低于设备总值的10%;有充足的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费,满足日常实验教学需求。
(3)已办专业除正常教学运行经费外,应有稳定的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满足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维护更新、图书资料、实习基地建设等需求。
质量保障
各高校应具有制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教学计划的管理规定,具有定期修订培养方案的机制,一般每4年对培养方案进行一次研讨和全面调整,修订工作有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参与,并综合考虑各方反馈意见和专业发展情况,确保专业培养定位和规格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并对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验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建立完善的评教、评学制度,有分级教学督导队伍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有专业学情调查和分析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发展进行有效测评。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各高校应釆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毕业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使反馈信息能有效用于指导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定期开展由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使质量监控结果、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及时用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
每年对人才培养质量取得的成效和进一步改进措施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形成该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模式
(一)课程模式优化及调整
从社会发展需求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重点探讨提升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定期地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优化调整课程模式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中心。促使学生能积极地配合教师上课,并针对专业知识进行探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提升其实践能力,学校需要整合与更新课程内容,形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等课程结构。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方式与手段
教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选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选择教材时,教师要对选用的基础课程进行详细、深入地讲解,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要突出教材选择的应用性,选择一些例题比较丰富的教材。对于方向课程,要选择一些与当前学科发展方向相吻合的教材。
(三)注重课程实践性教学
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兼顾到所有学生,注重到学生能力上的差异性,并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学习方式,最终提升管理控制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平台,同时建立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实验、重点课程设计教学体系,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均有所提升。
(四)组织建立学生科技学习小组
建立专门的学生科技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学生便能够通过直视自身问题,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解决问题,最终意识到学习小组建立的重要性。
(五)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通过鼓励教师进修、组织教师实训或者向其他高校引进高素质人才,促使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对教师在教学研究、专业建设、课程优化调整以及教材与实验室建设方面研究进行鼓励。促使高校每年都有一些教学改革项目改革、校级重点课程开设,建立起校级或者省级精品课程。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强大的支持。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课堂讲授的比重较小,讲授以重点、难点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中或课后经常就某一个问题展开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或发言阐述与辩论或写成专题报告。
(二)改革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构建“基础+核心+拓展”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指数学、物理、英语三个公共基础系列课。核心:指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四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拓展:指各专业方向的二至三门核心专业课程。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在掌握专业基础课后,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相应的后继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和深造。
(三)“层次+模块”方式构建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
为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提出“层次+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具体为:依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层次上进行实验划分。从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逐渐递进,依次为加深理论理解的基础验证性实验、培养独立思考的设计性实验、学生自行选题设计的旨在拓展综合能力的综合性实验。依照专业发展方向设置的各模块实验,包括嵌入式系统开发模块实验、信号处理与通信模块实验、光电传感模块实验、微波与射频模块实验等。各层次与模块由相应的理论课程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各自的功能和方向的有机整体。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积极开展各种研讨课和科技创新活动
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3+1”创新教育实验班,校级质量工程,创新性实验项目等教学改革工程,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管理、讨论交流、设计开发。采取请进来的策略,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为该校的兼职教授,通过开设讲座等方式使学生能及时跟进行业发展的前沿,了解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当下面临的技术难题。同时积极走出去,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工程中心,在联合开发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优秀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教研团队应及时跟进相关专业领域内的新技术、新成果,积极参与课题的申报与研究。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亦师亦友式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优良教风与学风形成的良好催化剂。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资料查询、调研寻访,进行集中性专题讨论、分析论证,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认真解读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注重行业型和地域性人才需求特征,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特征、综合素质等的需求,科学制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俗地说,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培养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是手段,人才培养目标才是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能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自主获取知识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能力,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应由传统的教师为本向学生为本转变,以自主学习、探究方法主导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改革传统单一输入式的授课方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设计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建设开放的实验实践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动手能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从业者有较强的电子信息软硬件开发能力,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具备相应的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应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双师型”专业实践教师队伍,共同开发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在实验实践课程设置上,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实践内容要与行业结合,与实际工程结合。通过搭建以实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平台,探究“大学校区、产业园区”联动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实施工程化训练,从而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创业能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人才的应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基于项目驱动,搭建“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创业演练”创新创业链。应制定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考核标准和注重个体潜能培养的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推进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创新性发展。开展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创业演练活动,让学生经历过程观察、问题思考、场景体验,以便更好地达到学习、训练效果。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可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其他电子电气通信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在“嵌入式开发”、“语音图像处理”、“物联网应用开发”等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以及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库管理维护、大数据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控制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等管理岗位工作。
开设院校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09:19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