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是2021年1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归口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制定过程
制定背景
电动汽车得到了各国政府及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电池包或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产业化推进,中国已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电动汽车世界第一大国,建立动力电池及系统的安全要求与测试规范的国家标准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有关部门对电动汽车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组织“电动汽车电池工作组”,系统开展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
编制进程
2016年6-9月,前期研究及工作组筹建。
2016年10月10日,举行工作组二届八次会议暨启动会,就标准制定计划、制定原则与目标、总体思路开展讨论,确定后续研究方向。
2016年10月11日,国家标准计划《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20160967-Q-339)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33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并提出及归口,委托TC114SC27(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11月10日,举行起草组会议,明确了制定原则和标准基本框架。
2016年10月-2017年2月,对电池单体、模组、电池包或系统安全要求与试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完成与最新国际标准法规对标;数据收集、试验摸底与分析;完成第一版草案编写。
2017年3月1日,讨论第一版草案主要修订内容,确定标准推进计划,在起草组内征求意见。
2017年3月20日,向工信部装备司汇报标准项目进展。
2017年3月,修改形成第二版草案。
2017年4月6日,讨论第二版草案主要修订内容,确定机械安全、热扩散试验研究计划,发布正式草案文件,并向工作组发出意见征求。
2017年5月18日,和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进行了标准交流研讨。
2017年6月2日,和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进行了标准交流研讨。
2017年7-11月,和和日本标准研究所(JARI)和整车代表进行了多轮标准交流研讨。
2017年9月25日,举行EVS-GTR第14次会议,介绍标准项目进展,并与各国专家就电动汽车安全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2017年4-11月,草案意见征集,专项工作组开展了多次技术研讨会,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2017年11月1日,举行起草组会议,针对草案反馈意见进行集中讨论,确定修订方向,修改形成草案修订稿。
2017年11月28日,举行工作组二届十次会议,讨论草案反馈意见及依此形成的草案修订稿内容,达成广泛共识,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内容。
2017年12月7日,向工信部装备司汇报标准项目进展。
2017年12月,根据会议讨论情况完善草案并形成征求意见稿草案。
2018年1月16日,对征求意见稿草案中电池单体过充、电池包或系统热扩散等部分条款进行讨论,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0年5月12日,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21年1月1日,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实施,全部代替标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GB/T 31467.3-2015)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5-2015)。
2024年5月27日,公开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国家标准意见。
修订依据
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修订情况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GB/T 31467.3-2015)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5-201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单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所、工业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陈小波、王芳、肖成伟、陆春、吴凯、侯飞、郑利峰、张海林、廉玉波、孟祥峰、樊彬、陈万吉、张娜、徐国昌、代康伟、王高武、邓小嘉、刘正耀、武卫忠、刘磊、曾祥兵、陆珂伟、闫国丰、刘仕强、梅骜、袁昌荣、孔治国、张红波、李宁、雒小丹、朱顺良、覃北阶、崔凤涛、王红梅、匡德志、饶睦敏、侯航、王驰伟、樊耀国、夏洋、蔡惠群、王钦普、李辉、李王玉。
标准目次
参考资料:
内容范围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电池包或系统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适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等可充电储能装置。
引用文件
参考资料:
意义价值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是中国电动汽车领域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综合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与经验总结,与国际标准法规进行了充分协调,对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基于对世界电动汽车的安全失效与防范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可以规范电动汽车持续、健康、稳定、安全的发展。作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强制标准,该标准可规范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池包或系统的检测,并作为产品的准入法规。
参考资料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国家标准 -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国家标准计划 -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1 08:10
目录
概述
制定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