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权
中、韩两国体育学家、革命志士
申国权(1896-1965);别名基俊字恒民,出生于朝鲜李氏王朝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
运动健将
申国权先生字恒民别名基俊,1896年(朝鲜高宗建阳元年)生于朝鲜李氏王朝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是朝鲜贵族后裔。
青年会馆中学毕业后来到中国上海,1915年考入南洋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前身)附中,1919年入南大电机科,直至1923年1月肄业,前后在校求学8年。
同窗之中有日后成为电机专家的钟兆琳朱物华,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等。
他英语流利才智过人,身材高大健硕擅长足球、篮球等运动,一进校便以突出的体育才能崭露头角,深得时任校长唐文治的喜爱,唐因此资助他平日读书及生活费用,鼓励从事体育活动。
往后他在江南各大学中的运动场上叱咤风云,田径足球篮球棒球网球等样样精通,所创造的110米高栏的校记录,数十年无人能够撼动。
他还曾在华东六大学运动会上身兼数项,屡获锦标并坐镇中场,为校足球队屡建奇功率领交大足球队屡胜海上劲旅圣约翰大学,使交大足球名扬全国盛极一时。
1923年夏,还入选国家队远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足球赛,他与交大足球健将李大星、李树木一起被称为“南洋三剑客”。
他还被选为南洋大学体育会会长、南洋青年会会长。
大概因为交大自南洋公学创办起就素重体育,久负盛名,他的运动禀赋又特别突出,很为学校争光,所以他被誉为“南洋君”,成为当时学生的偶像,其名头一时无出其右。
离校时那届同学举行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评奖活动以助兴,他连中三元:个头最高者、最佳运动家和最擅长用英文演讲者。
投身讲台
离开交大后,申国权先在上海南洋建筑公司任工程师,不久回母校担任体育教员、代理体育主任。1925年下半年留学美国欧伯林大学(Oberlin College),1927年同时获得文学士、体育“得业士”两张文凭。
毕业后受聘担任延禧大学(今延世大学)体育主任2年,1929年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少帅张学良重金聘请他担任体育科教授。
1930年,他放弃高薪工作接受时任校长黎照寰的聘请,任交通大学体育馆主任兼体育训练。
那时交大体育走的是普及运动路子,与外校的锦标比赛却江河日下,田径在江南八大学运动会上名列三甲之外,一度称雄沪上多年的足球几乎逢暨南必输。
为此他上任后即施行普及运动与争夺锦标并重的方针,一方面致力于组织各种校内联赛,鼓励人人参赛,把“老爷们”(戏称那些高年级及不爱运动的学生)也吸引到运动场,以固根基。另一方面遴选优秀选手作为校际代表,一人身任田径、足球、棒球、篮球等五、六个队的教练,严加训练,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团体精神。
当成效初显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当头,交大学生同仇敌忾奔走呼号投入抗日运动,一时又冷落了体育。
1937年上海沦陷后,交大被迫在法租界暂借校舍办学场地逼仄,连自修、做实验的地方都没有,更遑论运动。
申国权尽量利用空间和时间,商借合适的场所带领学生锻炼,并勉励同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时,更应注意体格,以在需要时为国效力。
1942年法租界内的交大被汪伪接收,申国权毅然离开求学、工作了达20年之久的交大。
参加奥运
1932年7月30日14时30分,美国洛杉矶大运动场,第十届夏季奥运会正式开幕。
此刻可容纳十万五千名观众的看台上座无虚席,两千多名运动员全部就位开始逐次走向中央400米标准田径场接受检阅。
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排在第八位上场。
当时有人从观众席上,远远地用相机摄下了这支仅6人的队伍,在宏伟的运动场上显得十分渺小:一名工作人员持国名牌作前导,参赛选手刘长春擎国旗走在前列,领队沈嗣良紧随其后,随后是代表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
和代表队其他成员一样,时任交大体育馆主任的申国权本是受学校委派前往观摩奥运会,却意外地成为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成员而名垂中国奥运史。
1932年6月,他向交大校长黎照寰申请放洋赴美参观奥运会,意在将世界性体育盛会的考察所得,用作发展交大体育的参考。
一心推行德、智、体“三育并重”施教方针的黎校长欣然同意,并慨然允诺由学校补助往来川资,赴美后的体育教务也由学校委托专人负责。
6月24日申国权偕同夫人孙美黎女士乘轮离开上海专程赴美参加奥运会,这比7月8日方才离沪赴美的刘长春一行要早半月,显得很是从容。
7月11日,申氏夫妇抵达美国旧金山逗留一周后奔赴洛杉矶。
当时的《交大三日刊》报道了申氏离沪的情形,并预言“此行与中国体育前途颇有关系。”不想溢美之辞竟成现实!拥有四万万庞大人口的中国,却是当时选手最少的奥运代表队。
然而这支饱受欧美人士嘲讽的代表队以昂扬的步伐迈出了中华民族走向奥运的第一步,他们的名字应彪炳中国奥运史册。
正如其时国人赞曰:“我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实含无穷之意义。
愿君用奋斗精神,发扬于洛杉矶市运动场中,使中国国旗飘扬于世界各国之前,是乃无上光荣也。”
当距奥运会开幕仅余2天,也即7月29日刘长春、宋君复抵达洛杉矶时,申国权夫妇与领队沈嗣良以及华侨数百人,前往码头迎接场面十分壮观感人。
申国权与其他代表可谓是异乡熟客宋君复曾是东北大学体育科的同事,刘长春恰是该校体育科的高材生。
沈嗣良、托平两人均是沪上体育界的圈内人士。
这也许成为申国权能够列入代表队成员的一个重要缘由吧!夏奥运期间(7月30日到8月14日)申国权亲眼目睹了刘长春泪洒跑道,深切感受到了体育强盛与国家兴亡的关系。
他时有书信寄回交大,告之比赛观感和旅途见闻。
10月14日,申氏夫妇乘胡佛总统号轮船返回上海整个行程历时近3个月。
10月17日星期一,在交大例行的孙中山纪念周中,申国权用英文向全校师生作了“世界运动会参加之感想与报告”的演说,讲述第十届奥运会的开幕盛况与比赛概况,评析其成功举办的诸多原因并发表了不少的感想。
他认为第一,美国实力超群,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这是和其经济实力、对体育的投入及高额奖励分不开的。
其二,非洲虽然经济、文化落后,但黑人运动员极富体育才能,在本届奥运会上建奇功者,不乏其人,远胜于我国。
其三,世界女子体育进步惊人,可与我国男子相抗衡。
其四,日本体育迅速崛起,尤以游泳为拿手杰作,并体现出一种奥运精神,为各国人士所称许。
由此他对我国的奥运前景深表忧虑最后引用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的话,大意是奥林匹克重要的不是获胜,而是参与,希望大家努力体格的训练,并请大家永记“Keep a Sound Soul a Clear Mind and Healthy Body(即保持健全的精神、清晰的头脑和强壮的体魄)。
他的演说由土木系学生秦绍基译述,刊登在《交大三日刊》(1932年10月19日)上,成为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代表队成员一份弥足珍贵的文献记载。
热血志士
申国权是一位积极投身韩国独立运动的热血志士,无论在交大就读还是任职期间都以吉林穆棱(今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代管之县级市)或上海为籍贯,以交大学生或教授的公开身份为掩护暗中参加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领导的独立运动。
1915年入学后不久便参与组织成立了上海韩人留学生会,1924年联合上海的韩国青年发起创立“上海韩国青年同盟会”。
他还长期作为独立运动资金往来的一个中转者,从事了大量的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地下活动。
交大师生大都知晓其人其事,却无一人向外方泄密,反称其“南洋君”,说他的祖上是来自南洋群岛的华侨。
申国权投桃报李倾心体交大育教育十数年,为老交大人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很多贡献。
他还本着被压迫民族人民血肉相连的情结,对交大师生的爱国反帝运动深表支持,当闻听五卅烈士陈虞钦中枪住院后立即赶赴医院,全夜守护直至烈士次日逝世。
之后以其亲身经历撰成《陈君受伤后情形》、《血衣状况》,作为五卅血案第一手的控诉材料,申国权与交大师生共同谱写了中韩两国文化体育交流史、民族独立运动史上的华章。
晚年经历
1945年8月15日朝鲜半岛光复,申国权被派在上海担任韩国驻上海总领事。
返国后任韩国体育会副会长,1948年作为韩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参加伦敦奥运会为韩国体育运动作出了的贡献,1954年到1962年任亚洲自然科学研究所理事长、1965年病逝享年70岁。
主要著作
《世界运动会参加之感想与报告》
《陈君受伤后情形》
《血衣状况》
参考资料
申国权:中国首次参加奥运的交大人.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2008-05-16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7 17:33
目录
概述
运动健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