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安阳师范学院成立了殷商文化研究室, 1992年,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殷商文化研究所。1999年,成立董作宾甲骨学研究室,随后又成立商代考古研究室、甲骨文信息处理研究室、商代艺术研究室、文物保护研究室,2003年12月经过学院调整合并成为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
科研人员
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成员由30多名专、兼职人员组成,专职人员17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0人,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有些还是研究生导师。
科研成果
中心人员潜心科研,科研水平逐渐提高,不断有文章发表在《中国史研究》、《文物》、《史学月刊》等高级别的专业杂志上,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或被《新华文摘》转摘。 一批成果获得了各种奖励,其中获省部级奖6项,厅级奖45项。目前,我院研究人员已编辑和出版了《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甲骨文与殷商史论文集》、《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中国考古学研究(夏商卷)》、《商代分封制度研究》、《走进殷墟》、《青铜王都》、《河南大学与甲骨学研究》、《甲骨文精粹释译》、《安阳通史》等40多部专著;中心成员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古籍整理项目1项、全国教育项目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1项、省级项目6项;与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与台港澳合作项目1项。
学术交流
中心十分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邀请了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博士,面向全院师生举办了近38场学术报告,一些全国著名的专家如
王宇信、
朱凤瀚、刘一曼、杨升南、宋镇豪、杨锡璋、
唐际根等做了精彩的报告。
该校还积极承办各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4年,该校和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当时一些海外从事甲骨文殷商史的专家、学者都参加了会议,安阳师院第一次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1988年,该校又参与主办了甲骨文发现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1999年,该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大陆和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代表人数达200人,讨论会主会场设在该校的多功能会议厅,安阳师院有四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并发了言,这次学术讨论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分别做了报道,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成功召开,大大地提高了安阳师范学院的知名度。
2004年7月安阳师院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安阳市政府联合举办了2004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在大会上提出希望安阳师院能成为全国甲骨文殷商史的研究中心,并希望建好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网站。
该校郭新和教授被选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李雪山、郭旭东教授被选为学会理事。对外学术交流方面,该校已与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英国等国家有学术联系,截止2009年,聘任海内外客座教授26人,这些客座教授,经常为该校和中心的学科建设献计献策,一些建议被该校采纳后,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中心成员在全国也逐渐有了知名度,他们被邀请到海外和国内高校讲学,从外请专家来该校讲学到该校教师外出讲学,安阳师院和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殷商文化
殷商文化蕴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甲骨学研究、商史研究和殷商考古。她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其研究的内容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的历史文化,而研究的历史至今才100余年。一百年来殷商文化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睥国际性学问。百余年来殷商文化历史,目前根据绝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甲骨文的非科学发掘和甲骨学的草创时期;殷墟的科学发掘和甲骨学的发展时期;殷墟科学发掘的持续开展和甲骨学深入研究时期;殷商文化全面深入发展时期。
甲骨文研究的发展
一、甲骨文的非科学发掘和甲骨学的草创时期(1899-1928)
从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开始对安阳殷墟进行科学发掘,这一时期经历了文字的识读、断句、初步的考释和研究,并进行了对甲骨文的出土地探寻,确定了甲骨文所处时代和安阳小屯为殷墟所在地。
1899年,王懿荣患病欲服服龙骨,识读了龙骨上的刻划,乃是殷商时代的文字,从此“龙骨”身价倍增,小屯居民、古董商人、文人学士,竞相挖掘贩卖、收售收藏甲骨文。据董作宾、胡厚宣《甲骨年表》记载:从1904年冬至1928年春,有名有姓并知动身的甲骨私人发掘就有十余次。
与王懿爬山同时识读、收藏甲骨文的还有王襄(1876-1956年)、孟定生、刘鹗(1857-1909年)等人。刘鹗收藏甲骨约5000余片,1903年他选录刊印《铁云藏龟》一书,这是甲骨文资料著录的第一部著作,扩大了甲骨文资料的流传范围,使古文字学家获得了研究甲骨文的机会,标志着甲骨文从学者书斋中的“古董时期”进入了“金石时期”,有着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从事甲骨文收集和研究的还有不少外国人,如日本人林泰辅、英国人金璋、其中成绩最突出的当属加拿大人明义士。明义士(1885-1957年)原名詹姆斯·梅隆,是加拿大长老会传教士,1910年来华、1914年到安阳传教。他利用地利之便,“游于洹水南岸,考察殷墟出土甲骨文字情形。自此以后,频往调查搜求,所获颇多”,自称有甲骨5万片,实际有3万5千余片。1917年他编印出版《殷墟卜辞》,同时还出版了《商代文化---殷墟甲骨》,系统介绍了殷墟的甲骨文。
1904年,《铁云藏龟》出版仅一年,著名学者孙怡让据以研究,写出了第一部研究著作《契文举例》。今天看来,书中多有谬误不确之处,但毕竟是第一部考释著作,仍有重要意义。
“甲骨四堂”中的两堂:雪堂罗振玉(1856-1940年,江苏淮安人)、观堂王国维(1877-1927年,浙江海宁人)在这一时期为甲骨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罗振玉收集了大量甲骨文,并探明了甲骨出土地是安阳小屯,而非其它地区,并派他的弟弟罗振常等亲友长年驻守安阳从事收集,后来他曾亲自到安阳小屯实地考察。1911年他出版了《殷墟书契后编》、《殷墟古器物图录》等著作。1914年,罗振玉在王国维的协助下,出版了《殷墟书契考释》,该书考定了帝王22位、先妣14位、人名78个、地名193处、文字485个,在甲骨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甲骨文研究进入了“文字时期”。
在文字考释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把甲骨文作为史料研究商史,这一时期成就最突出的当为国学大师王国维。他不仅在文字考释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而且还对商周的礼制、都邑、地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917年他发表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把甲骨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标志着甲骨文研究已由“文字时期”进入了“史料时期”。在这两篇著名论文中,他考证甲骨文中出现的先公先王和父、兄之名和《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基本相同,这就证明了甲骨文乃殷代之物,不仅大大提高了甲骨文的学术地位,也证明安阳小屯乃是湮没了三千多年的殷墟。
二、甲骨文的科学发掘和甲骨学的发展时期(1928-1949)
所谓“科学发掘”,是指政府派出学术机关采用近代科学方法的发掘。1928年至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言语言研究所对安阳殷墟组织了15次科学发掘,是我国学者首次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对古文化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其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收获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考古史上也不多见。国外有学者曾这样评论:“安阳殷墟发掘工作堪与苏利曼(Hernrieh Schliemam)的
特洛伊(Troy)遗址发现媲美。因为这一不朽的发掘所得到的证据,使传说中的商朝成为信而可证的史实,正如苏利曼使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由虚构成为真实。”殷墟发掘不仅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金石学向近代考古学转轨,奠定了我国现代考古学基础,也使甲骨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规范了甲骨学未来发展道路,从而为新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5次发掘通过西方近代考古学和中国传统金石学相结合,从而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开始形成。与此同时,由于近代考古学的科学方法引入了甲骨学领域,使甲骨学研究突破了传统石学和史料学的局限,进入了科学发展时期。
15次殷墟科学发掘,共得甲骨24900多片。由于科学发掘有明确的坑位和层位的记载,并伴有出土物,因此比传世的甲骨文更具有史料价值。殷墟科学发掘还发现了殷都的王宫区、平民居住区、手工业作坊区、殷王陵和众多的一般墓葬,并获得大量的青铜器、石玉器、陶瓷器、骨蚌器等珍贵文物,为搞清殷墟的布局、研究殷商的历史奠定了基础。因此,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曾指出:“安阳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发祥地。70年前开始的殷墟发掘,是我国学术机关第一次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在我国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并且证实,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经存在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因疑古思潮而陷入迷茫的中国古史研究开辟了广阔天地。”(李铁映《殷墟发掘70周年学术纪念会贺信》1998年10月20日)
据胡厚宣《殷墟发掘》,石璋如《殷墟发掘简表》,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等资料统计,从1928年至1937年的15次殷墟发掘中,先后参加的人员有董作宾、郭宝钧、李济、斐文中、梁思永、石璋如、尹达、许敬参、马非百、胡厚宣、夏鼐、高去寻等40多人。
三、殷墟科学发掘的持续开展和甲骨学深入研究时期(1949-1978)
这一时期,新中国的甲骨学研究进入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新阶段,老一代学者继续努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言传身教,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新的学者。在殷商文化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殷墟科学发掘的持续开展、妇好墓的发现、小屯南地甲骨文出土等成果丰富。在集中、整理、公布甲骨文材料方面取得了更大成就,《甲骨文合集》的出版意义重大。这些成果,都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第二,在文字的考释、分期断代研究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深入,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于省吾的《甲骨文字释林》等著作,都有许多独到之处。第三,利用甲骨文资料,商史研究取得许多新的成果。第四,安阳殷墟以外的商代遗址的发现,如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商城、河北邢台藁城商代遗址等扩大了甲骨学商史研究的领域。
这一时期涌现的学者,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殷商文化园地里勤奋耕耘,取得许多可喜成果。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大力培养接班人,在学术领域里起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之中主要有李学勤、姚孝燧、李民、裘锡圭、林沄、高明、王宇信、张永山、杨升南、王贵民、孟世凯、郑振香、杨锡璋、刘一曼、吴浩坤、潘悠、齐文心、陈炜湛等。同时,港台地区的饶宗、严一萍、张秉权、李孝定及日本、美国等国的学者贝冢茂树、岛邦男、白川静、池田末利、伊藤道治、松丸道雄、许进雄、吉德炜、尹乃铉、刘克甫等人,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四、殷商文化全面深入研究时期(1978年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的春天”到来,我国学术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殷商文化研究的队伍迅速扩大,一大批中青年学者成为研究的骨干和学科的带头人,许多新的成果不断地涌现,他们之中有谢济、彭邦炯、常玉芝、郑慧生、宋镇豪、王建中、刘源、范毓周、朱凤瀚、彭裕商、沈建华、王蕴智、常跃华、唐际根、何毓灵、李雪山、郭旭东等人。
这一时期,甲骨学虽然取得许多辉煌成就,但“甲骨学的研究不是已经完成,而是刚刚开始,真正深入于甲骨研究的人会感到,这片园地虽然经过很多人开辟,仍然是满目丛莽,有好多很基本、很重要的问题尚待解决。”(李学勤《序<甲骨学通论>》)这种形势为新一代的甲骨学商史研究者提供了广阔天地,他们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敢于提出和解决问题,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很快取得丰硕成果。
这一时期,为适应殷商文化研究全面深入发展和国内外学术联系的加强,一些研究殷商文化的学术团体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相继成立和召开。以研究殷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先泰史学会和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以及安阳甲骨学会、江苏甲骨文学会等学术团体就是在这一时期相继成立的。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成立于1987年,老一代学者胡厚宣、夏鼐、张政锒、李学勤、斯维至、王玉哲、田昌五、李民、邹蘅、郑振得、游寿等是学会的发起人和中坚。当时尚处中年的学者王宇信、裘锡圭、张永山、杨升南、王贵民、杨锡璋、刘一曼、李绍连、聂玉海、郑慧生、宋振豪等成为学会最具活力的骨干。2004年在安阳召开的“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王宇信当选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宋振豪当选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秘书长。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安阳市及各地领导部门大力支持下,召开了一系列大型学术会议。1987年“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安阳召开,国内外学者120人参加会议。1989年“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安阳召开,国内外学者120人参加会议。1991年“夏商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洛阳召开,1993年“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郑州召开,1998年“纪念殷墟发掘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安阳召开,1999年“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召开,2004年“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召开等。这一系列的学术会议,不仅交流了学术,推进了殷商文明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安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经过100年的发展,在殷商文化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殷商文化学科日趋成熟的基础上,这一时期殷商文化研究领域里,涌现了一些大型总结性的著作。王宇信、杨升南主编的1200多万字的鸿篇巨著《甲骨一百年》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重点课题《甲骨文合集补编》收集了《甲骨文合集》以外的全部甲骨文资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重点课题《百年甲骨学论著目》使人对殷商文化研究论著一目了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唐际根主编的《殷墟玉器研究》,刘雨、卢岩主编的《近出殷周金文集录》,胡厚宣主编的《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宋镇豪、段志宏主编的《甲骨文献集成》,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胡厚宣、胡振宇的《甲骨文与殷商史》,宋镇豪、刘源主编的《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姚孝燧主编的《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等都是在殷商文化研究领域里带总结性的有重要意义的著作。
上世纪80年代,在甲骨学全面深入研究的大好形势影响推动下,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也出现了一股甲骨热。安阳的文博系统、教育系统及其他相关部门,都有不少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甲骨学殷商史的研究。在书法艺术界,更有不少人进行甲骨文书法的创作和甲骨文的摹刻。适应这种形势需要,不少有识之士呼吁,建立一个有关的学术团体,以加强联系、交流经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经过反复的酝酿协调,征得有关党政领导的支持,于1986年成立了以党相魁为会长的安阳甲骨学会。学会聘请胡厚宣、王宇信为顾问,创办了会刊《甲骨学研究》,胡厚宣亲自题写了刊名。
安阳甲骨学会创建以来,积极开展甲骨学殷商史的研究。不少会员在坚持搞好本职工的前提下,积极撰写论文。《甲骨学研究》已出版三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不少论文都被收入《百年甲骨学论著目》中。多数安阳甲骨学会的会员被吸收加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并多次参加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出版的《甲骨学研究》第三集,收入论文40余篇,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受到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的好评。
特别可喜的是,安阳甲骨学会不仅出成果,而且出人才,尤其是学会成立时最年轻的一批会员段振美、焦智勤、朱爱芹等人如今成为活跃在国内外甲骨学殷商史研究领域内的重要力量,并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所在单位工作骨干。
地傍殷墟的高等学府----安阳师范学院更是把甲骨学殷商史的研究当作自己重要的科学研究方向,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成立殷商文化研究所,不断地开展殷商文化研究。同时,还成立了殷商文化研究生班,着手培养人才。现在,首批研究生班学员大都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成为研究殷商文化的高层次人才。学报《殷都学刊》开辟了殷商文化研究专栏,不仅成为学校而且也成为全国殷商文化研究的重要阵工,同时也走向世界。
进入新世纪以后,学院领导对殷商文化研究更加重视,在院领导郭新和书记、骆平安院长的关心支持和直接参与下,成立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并通过省教育厅验收,成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心积极开展殷商文化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果,出版了《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郭新和主编)、《商代分封制度研究》(李雪山著)、《走近殷墟》(郭旭东著)、《河南大学与甲骨学》(郭胜强著)、《解读甲骨文》(郭青萍著)等10余部著作,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多项。
研究中心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现中心下设有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室、商代考古研究室、文物保护研究室、殷商文化研究、商代艺术研究室、甲骨文信息处理研究室等8个研究机构。中心有专、兼职研究人员40余人,研究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研究人员占绝大多数。中心主任李雪山教授获得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郑州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他以商代分封制度和方国部族为研究方向,已完成河南省社科项目《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等多项课题,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旭东教授获得郑州大学历史硕士学位,现任《殷都学刊》主编。他以殷商考古和殷商人物及学人为研究方向,已出版《青铜王都》、《走近殷墟》等多部著作,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甲骨文与商代礼制研究》。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对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分关注,并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2005年夏,在筹建殷墟博物馆的紧张时刻,中心承担了协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翻译注释甲骨文的任务。
目前,中心全体人员正在加倍努力,力争早日实现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使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成为全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基地,在整体科研水平和学科发展上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