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胺磷
有机磷化合物
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化学式为C2H8NO2PS,有剧毒,已列入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名单。
基本信息
化学式:C2H8NO2PS
分子量:141.129
CAS号:10265-92-6
EINECS号:233-606-0
理化性质
密度:1.286g/cm3
熔点:44.5℃
闪点:212 °C
折射率:1.485
蒸汽压:0.211mmHg at 25°C
外观:白色针状晶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类、氯化烃,微溶于乙醚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31.46
摩尔体积(cm3/mol):109.7
等张比容(90.2K):283.1
表面张力(dyne/cm):44.4
极化率(10-24cm3):12.47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9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互变异构体数量: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77.6
重原子数量:7
表面电荷:0
复杂度:95.7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20~29.9mg/kg(大鼠经口);50mg/kg(大鼠经皮)
LC50:525mg/m3(大鼠吸入,1h);19mg/m3(小鼠吸入)
2、致突变性:微核试验:小鼠腹腔6mg/kg;小鼠经口84mg/kg(周)(连续);小鼠经皮96mg/kg(2周)(间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腹腔6mg/kg。
3、致畸性:大鼠孕后6~15d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10mg/kg,致中枢神经系统、眼、耳发育畸形。大鼠孕后1~6d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6mg/kg,致眼、耳、皮肤及附属组织、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
4、其他: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10mg/kg(孕6~16d用药),致胚胎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眼、耳发育异常。
生态学数据
1、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2、生态毒性
LC50:25ppm(96h)(虹鳟鱼,静态);
34ppm(96h)(蓝鳃太阳鱼,静态);
300ng/L(12h),85ng/L(24h),2.4ng/L(36h)(南美蓝对虾)
EC50:39ppb(96h)(牡蛎)
3、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2h(理论)。
在22℃,当pH值为4,7,9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8a,120h,70h(理论)。
4、代谢和降解:甲胺磷在环境中逐渐水解,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相当稳定,在pH为2和40℃的环境条件下半衰期为140小时;pH为9,35℃条件下的半衰期为120小时。但在强碱性条件下(pH>12)半衰期为1小时左右,说明甲胺磷在强碱性条件下快速降解。在研究甲胺磷污染环境对象的可能性时,不仅考虑到分解生成毒性较低产物的速度,而且还要考虑到所有甲胺磷分解成最简单化合物(如CO2、H2O、H3PO4、NH3·H2O等)的速度。在微生物和机体内的一毓酶的催化作用下,甲胺磷代谢与降解的速度就比没有生物参与的条件下快得多。
应用
甲胺磷,一种内吸性很强、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对蚜虫、螨类、稻叶蝉、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硫磷、马拉松。还可用于防治棉铃虫、粘虫、三化螟、稻纵卷叶虫及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50%乳油使用1000~倍液(每亩50~100mL对水50~57kg)喷雾,可有效防治棉蚜、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蓟马、稻飞虱、稻螟、花生蚜虫、大豆螟虫、果树蚜虫和红蜘蛛及小麦蚜虫和红蜘蛛及小麦蚜虫。稻飞虱、螟虫大量发生时,每亩用100~125mL对水300kg泼浇。防治玉米螟,每亩用50mL对水100~125kg灌心。使用1%毒土,每亩5kg撒施,可防治二化螟、甜菜蚜虫。使用种子量的1/500药量拌种,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用于涂茎时,50%乳油以1:5(重量)对水稀释。安全间隔期:粮食作物28天,经济作物21天,不可在蔬菜及其他生长期短的使用作物上使用。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1/2: Keep locked up and out of reach of children.
上锁保管并避免儿童触及。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28:After contact with skin, wash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 (to be specified by the manufacturer).
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由生产厂家指定)冲洗。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参考特别指示/安全收据说明书。
风险术语
R24:Toxic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有毒。
R26/28: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和吞食有极高毒性。
R50: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危险概述
1、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
2、急性中毒:短期内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大量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4、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
5、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处置方法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干粉、抗溶性泡沫、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包装贮运
原油用铁桶装,每桶净重200kg,乳油用0.5kg或1kg棕色玻璃装瓶,外加木箱、纸箱或钙塑箱,前者每箱12瓶,后者每箱20瓶。贮运时,不得倒置、碰击、防潮防晒,良好通风,不得与食物混放。本品易燃,严防火种。严防与强酸、碱性农药混用,用后剩余的药要存放在安全、阴凉处。如意外中毒,应送医院治疗,可服用或注射阿托品或解磷定(PAM)。
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钢板厚1.0毫米,每桶净重不超过150公斤;钢板厚0.75毫米,每桶净重不超过100公斤);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参考资料
甲胺磷.物竞化学品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1-10-27 17:28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理化性质
分子结构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