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搓,
四川省盐源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甲搓(甲措)是摩梭人在长期生产实践及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一种原始民间舞蹈,甲搓一直在泸沽湖及其周围地区广泛流传。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与摩梭原始的宗教达巴教及生产、狩猎和战争等密切相关。古时候泸沽湖人在受到外敌侵袭时,部落首领组织族众在村口烧起一堆大火,人们围火塘呐喊跺脚,制造声势吓退敌人。敌退后,人们欣喜若狂,围着火堆通宵达旦地唱呀跳呀。于是,便产生了群体娱乐性的民间舞。后又发展成庆祝丰收、节日、祈祝神灵的歌舞,也为青年男女结交“阿夏”提供了场所。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甲搓每逢盛大节日到来,或新屋落成、或婚礼等重大庆典,都可以看到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摩梭人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甲搓。甲搓一般傍晚时候在院内或场坝上举行,在场地中燃起一堆篝火,舞曲节奏感强,舞步刚健粗犷。领舞者用笛子或笙伴奏,舞伴们面向火堆,紧拘手臂,五指交叉,逆时针方向,翩翩起舞,舞步随着音乐节奏速度变化,舞者合着舞步不时紧凑有力地发出“阿若若”的呼喊声,使气氛激越奔放。领头人时而唱起甲搓歌,舞者皆附和。年轻女子常着盛装,舞时更显出多情而矜持风韵。
舞蹈动作
基本步法有“前三步,后三步”以及“大跳”等,基本动作由腿部动作和手上动作构成,腿部主要表现为“跨退、踏步、辗转”等基本动作;手上动作主要表现为“摆、甩、晃、搭、撩”等。活动范围涉及上肢、下肢、腰、肩、颈部等几乎遍及全身。舞蹈律动先慢后快,再从快变慢。动作大多反映摩梭人的耕作、狩猎、纺织、等劳动生活内容。甲搓舞姿粗狂、节奏鲜明,动作简单,便于学习和掌握。女子的甲搓动作以轻柔、优美为主要特点,男子的动作多为迅捷、刚劲有力为主要特点。目前仅有“搓德”、“了搓优”、“格姆搓”、“阿什撒尔搓”、“卧曹甲莫母”等十多种曲调和舞蹈。
表演道具
吹奏乐器有竹笛、芦笙、唢呐、二胡、海螺、牛角号、人骨号等,打击乐器有牛皮鼓、拨浪鼓、芒锣、镲、铃等。为甲搓伴奏的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甲搓展现了摩梭先民的智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异彩纷呈、魅力独具的艺术奇葩,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可以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甲搓民间舞蹈甲搓已处于濒危状态,传承乏人,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喇翁基,男,蒙古族,甲搓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四川省盐源县,序号:05-2267。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盐源县文化馆获得“甲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盐源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15年2月8日,金开平在“金曲迎春·舞动天府”上表演甲搓获得了第一名。
重要演出
2018年9月20日,在“成都市广场舞大赛总决赛暨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举行中,甲搓得到展出。
2019年10月21日,在“筑梦山海间 情定泸沽湖”2019摩梭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中,甲搓得到展出。
参考资料
甲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