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措雄乡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下辖乡
甲措雄乡,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1960年成立甲措雄乡,1988年5月撤区并乡时,由原属甲措区的5个乡合并成立甲措雄乡。乡政府驻塔杰村。位于市区东南,年楚河西岸,距市区约10公里。面积417.08平方千米,人口14505人(2017)。日(喀则)亚(东)公路横贯乡境。
乡辖简介
甲措雄乡,辖塔杰、强久俄、强久堆、别、乃欧、奴杰、达林、地纳、宗堆、江木堆、夏鲁、普夏、普奴、穷孜达康、雄夏、卡堆、穷子让巴、岗、塔瓦、来卓、联阿、沙阿林22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青稞、小麦、油菜为主。名胜古迹有11世纪修建的夏鲁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建设
日喀则市甲措雄乡在近年来的工作中立足实际,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采取有力措施,真抓实干,党员受到了教育,群众得到了实惠,以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了新形象,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为全面提高甲措雄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今年起,该乡党委、乡政府把拓宽就业门路与劳务输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想方设法联系有关单位,为群众办实事,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甲措雄乡党委、乡政府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促进就业作为执政为民的根本大事来抓紧抓好。
以“要致富、先修路”为发展思路,比杂、琼孜、岗、色玛、卡堆、普夏、上强久等村党支部组织动员本村的广大群众党员,对属地内的4000多米乡村道路和4处桥梁进行添土平整和加固维护,同时,组织党员,动用100多块(立方土)石头对村境内的各堤坝和水渠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多处存在安全隐患的堤坝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对各类水渠进行了维护贯通,方便了村民出行,实现了路面平、碎石化,水沟通、条条能通小车;对几座河桥进行维修,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的好评,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党员路”、“党员桥”。
同时,还在全村范围内由党员带头,掀起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热潮,积极调动了全村党员和村民,进行大规模的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共动用20台(次)拖拉机、马车,净化居民生活环境,加快了小康村的建设进程。
齐头并进
日喀则市甲措雄乡以“实施‘三级联创’强化基层党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富民增收”为实践载体,实现了“党建”与“富民”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实施“三级联创”强化基层党建。甲措雄乡以创建“五个好”为村党支部的中心任务,大力开展“三个培养”、“双培双带”工作。注重把甲措雄乡的致富能手培养吸收进党组织,帮助党员特别是贫困党员脱贫致富;把党性强、致富本领强的党员干部选任为村干部,在根本上解决了甲措雄乡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不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的问题。
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富民增收。甲措雄乡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和实质,立足甲措雄乡农业大乡、人口大乡、经济基础较好、地处城郊的实际,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大力引导和扶持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及运输、旅游、劳务输出等非农产业,使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当地群众。
日喀则市甲措雄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富民强乡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推动了农业大乡逐步向经济强乡转变。
甲措雄是日喀则市人口最多的农业大乡。甲措雄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甲措雄乡经济社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甲措雄乡年均经济总收入增长11%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强乡建设进展顺利,能源、交通、通信、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加大了民营经济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城郊结合的地域优势,培养了一批能够推动全乡经济发展的中小型施工队伍和客运行业。
截至到今年10月,甲措雄乡共有12家中小型施工队伍和44家客运户,成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着力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鼓励、教育农牧民,通过政府扶持、群众自筹形式大力开展农村机械化建设。五年来,农牧民群众先后购置小型拖拉机1563台,播种机923台,收割机630台,拖拉机圆耙401台,扬场机265台,脱粒机157台,喷雾机768台,使全乡机耕、机播、机收面积达到90%上。
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结构比例更趋合理。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甲措雄乡将经济结构调整的比重导向二、三产业,形成优质、高效的城郊型农业生产体系。
产业发展
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农牧民现金收入明显增强。按照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乡一品、一乡一业”的总体要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加快全乡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强了养牛专业户建设,通过出售新鲜酥油、牛奶、奶渣等,每年给全乡养牛户增加收入330多万元。
加大了农畜产品加工力度,组建了以比杂村为中心的“比杂思康” 奶渣加工基地,并申请注册了专用商标。争取资金开发较大规模的年河藏鸡饲养基地,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在全乡7个行政村实施了400户年河藏鸡饲养点。截至10月,共发放鸡苗30.4万只,出售成品鸡22.1万只,实现收入达298.3万元,平均每只鸡收益1.4元,项目区农户增加现金收入1026元,有效地增加了农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13:36
目录
概述
乡辖简介
经济建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