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有机化合物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又名异丁烯酸正丁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4O2,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制造塑料、光学玻璃的黏结剂,纺织、皮革及造纸用助剂。
理化性质
密度:0.895g/cm3
熔点:-75℃
沸点:162-165℃
折射率:1.423(20℃)
饱和蒸气压:0.65kPa(20℃)
临界压力:2.6MPa
引燃温度:294℃
爆炸上限(V/V):8%
爆炸下限(V/V):2%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40.45
摩尔体积(cm3/mol):158.9
等张比容(90.2K):360.3
表面张力(dyne/cm):26.4
极化率(10-24cm3):16.03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3
重原子数量:10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27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小鼠腹腔LD50:1490 mg/kg
兔经皮LD50:11300 mg/kg
大鼠经口LD50:20g/kg
大鼠吸入LC50:19689mg/m3/4h
2、刺激性
家兔经皮:500μL,轻度刺激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EC50:37~55mg/L(5,15,30min)(发光菌,Microtox测试)
2、生物降解性
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28d后降解38%。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7h(理论)。
当pH值为11时,水解半衰期为4h。
4、生物富集性
BCF:91(理论)
5、其他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用途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制造塑料、光学玻璃的黏结剂,纺织、皮革及造纸用助剂。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 No smoking.
远离火源,禁止吸烟。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风险术语
R10:Flammable.
易燃的。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R43: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skin contact.
皮肤接触可能引起过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02 23:34
目录
概述
理化性质
分子结构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