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滋茂,笔名沃野(1947年-2022年10月9日),
内蒙古乌兰察布人。中共党员。著名作家、书法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集宁师范,同年参加工作。历任
乌盟政协秘书科长,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兼党委机关图书馆长,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秘书二处处长,中国作协办公厅副主任,人事部主任,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生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人物生平
田滋茂,1947年出生于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毕业于集宁师范,中共党员,历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兼党委机关图书馆长,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秘书二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生长于
内蒙古大草原的田滋茂,在父亲和伯父的指导下开始学书,临柳体、摩魏碑,五十年笔耕不辍,“闭门修炼”,从未在公开场合发表过作品。直到近几年,他才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他的书法在形质和神采上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书法作品已在国内众多知名报纸、杂志刊登,受到业界一致好评。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生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1993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和部门长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同期著有散文《大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冬到达赖湖》《大渡河渡口遐思》等,报告文学《达瓦校长》《旭仁花》《李子清现象》等,其中《李子清现象》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03年,田滋茂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2005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同期接受众多报刊、杂志邀稿,发表书法作品。
2008年3月退休。
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原人事部主任,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田滋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0月9日7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书法作品
2006年在《光明日报》“文荟”名家名作书画邀请展栏目、《人民日报》(美术版、海外版)、《中国书报刊博览》,《求是》《文艺报》等,发表书法作品;2007年在《人民日报》美术版,《光明日报》文荟副刊,《当代书画》《艺术大鉴》《书画艺术》《求是》《文汇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等300多家报刊上发表,并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展,硕果颇丰。近些年来,他利用所有节假日时间,闭门谢客,精心创作,完成72米隶书长卷《道德经》。
2004年,以中华书局影印的清代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善本为底本开始手抄儒家代表作《四书五经》,历时十载,总数近90万字,长1651.5米、宽0.38米、共60卷的行楷书法巨幅长卷已于近 期完成。世界纪录协会经过前期严格审评,数据分析比较,于2013年11月29日现场认证该长卷为世界上总长度最长的《四书五经》行楷书法长卷,创世界纪录!
全国书法展
2006年8月在广州成功举办“田滋茂国学书法精品展”,凤凰卫视、《欧洲时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多家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
2006年,由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社《美术向导》编辑的《田滋茂书法作品选》和《心经》已经出版发行。
2009年3月,为由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与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讼会”,提供全程书法作品支持……
相关评论
有道是,文如其人,字见其心。对善书法者来说,其作品之风格是个性、品格、学识、审美趣味及技巧的综合聚焦。正在广州举办的“国学书法精品展”,就让人们走进翰墨世界,品味出了一个宽厚而不失机智、自信却不骄狂的
谦谦君子田滋茂。
在飘着墨香的广州文理一堂,精致的展场四周挂满了大大小小近百件书法精品。记者有幸在这里结识了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作品主人——著名书法家田滋茂。尽管田滋茂目 前还身处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的要职,但文人气质甚浓的他却随和得像一位可敬的老师。
自成一派
参观田滋茂的书法展品,是一个赏心悦目的过程。古人常以大自然的变幻,誉书法艺术之奇美。这在自成一派的田氏作品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他师古而不囿于古,把传统文化之神韵融于笔墨,又打破时空隔阻,让现代文明的气息流于笔尖。
田滋茂有一幅字,写的是“风与骚”。他说,学习传统文化,不能不提到这两个字。孔子是主张“风”的代表人物,他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长处或者可以学习的地方,即使是面对三个失败的人,也能从其身上吸取教训不犯错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骚”则是屈原的主张,他认为“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田滋茂感悟道,古人对学习的这种态度,至今仍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人们常说“独领风骚”,要真正做到就必须参透传统文化的真谛。难怪广东著名学者雷铎对田滋茂的作品作出这样的评价:其书法作品之美的背后,更有国学之真善在,故真善美三者俱焉。
长卷《道德经》
田滋茂最为得意的作品是72米隶书长卷《道德经》。虽然在这次展览上,观众无缘见到。但从田滋茂带来的影像资料上,记者一睹了这幅历时大半年时间方完成的鸿篇巨制的真容,果然气势不凡。
为了这个作品,田滋茂可谓呕心沥血,他从
去 年冬天开始至今 年7月间,除了上班,节假日,一律闭门谢客。今 年春节期间更是连电话也不接听,过完年后打开手机,一下子蹦出260多条拜年短讯。市面上买不到几十米长的宣纸,他就专门跑到浙江订做,写坏的毛笔和用尽的黑墨不计其数。
田滋茂说,以书法艺术的形式对《道德经》进行再创作,是因为他从《道德经》中,领悟到了能够为我们时代所用的精粹,其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流意识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于是,他从现存的18个版本中,选择了中华书局的版本,“这个版本的解释最符合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一部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中,讲“和”的地方不下30处,这与“和谐社会”的“和”在思想基础上不谋而合。
不难发现,田滋茂的作品件件紧扣“弘扬中华国学,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这是一个独特的主题,以此融入书法作品并公开展出,目 前在全国仅此一家。
与笔墨结缘
如今在书法界独树一帜的田滋茂,说自己这一辈子与笔墨结下了不解之缘。出生于
内蒙古一个文化世家的他,伯父是当地的书法名宿。渊深的家学,使他自幼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他一入门就临摹柳公权的楷书14年,接着是临张猛龙的魏碑又过18年,后来一直对汉隶甚为痴迷,至今楷、行、隶、篆诸体皆擅。
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这是个“苦差”,首先要耐得住寂寞。田滋茂说,其的确不是个轻松的过程,但他更多的体味是以苦为乐。他每天清晨4时多就起床,漱洗完吃过早餐就开始动笔,写字已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还经常悬腕挥毫几个小时,腿站麻了也全然不知。
有意思的是,田滋茂几十年如一日“闭门修炼”,却字不示人,周围许多人都不知道他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办公室更是没有任何写书法用的笔墨工具。
田滋茂说,书法是他毕生的热爱,但并没有想过要因此成名成家。直到2005年3月,一个偶然机会,他的一幅作品被登在报刊上,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随后约稿电话连绵不断,至今已有180多幅作品在各种媒介、场合公开发表。厚积薄发的田滋茂迅速“走红”,被书法艺术界称为学养与技巧兼美的“田滋茂现象”。
田滋茂: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摄影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自幼习帖,酷爱书法。工作之余,笔耕不辍。近些年来,其书法作品在形质和神采上,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有的作品已在《美术大鉴》《书画艺术》《当代书画》《求是》等百余家报刊发表,多次参加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