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田新华,1965年出生,医学博士,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指导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澳大利亚留学归国专家。厦门市首批医学学科带头人,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厦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海纳百川”领军人才。
科研成果
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重大科研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发表50余篇论文,含SCI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0余部,并担任《中华神经外科创伤杂志》编委,《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特约编委,《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特约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获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多次,业务专长为神经系统创伤救治,脑血管病和神经系统各类肿瘤的微创手术,以及伽马刀的神经外科临床诊治。
作为学科带头人,不断引进国内外新技术,填补本地区技术空白,深获患者好评。近年科室年手术量超过1500台。开展学术交流,为汕头、泉州、龙岩、漳州等地区医院神经外科解决疑难病症,给予技术及手术指导,在厦门主办或承办多次全国性学术大会,推动区域学科共同发展,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近年来,与国内外神经外科先进技术接轨,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以服务大众。开展的工作包括:
1、神经内窥镜下经鼻碟垂体瘤切除术及微创显微手术巨大颅内肿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等)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微创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应用这一微创的技术开展了颅内脑膜瘤,颅咽管瘤及巨大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显微锁孔技术锁孔入路是选择直接而精确的路径到达病变,免除常规手术入路中无用的开颅部分,不暴露或少暴露无病变区,手术视野范围随深度增加而扩大。最大优点在于其微创性,同时术中多数病人不需要输血、术后恢复快、美观,是一项安全,值得推广的手术技术方法。
3、显微锁孔手术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该项目系厦门市卫健委重点资助课题,目前已应用该技术手术夹闭不同部位动脉瘤近200例,并同步开展了实验研究。这一工作填补了闽南地区该技术的空白,提高了本地区对动脉瘤疾病的治疗水平,获得2011年厦门市科技进步奖。
4、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功能性疾病的显微手术和神经内镜下微创治疗,填补省内该项技术的空白,获得良好疗效。
5、脑干肿瘤的手术治疗。脑干肿瘤过去被认为是一个手术的禁区,治疗效果较差,患者预后不好。近来开展这方面治疗工作,初步的手术开展取的较好的疗效,结果满意。
6、成功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烟雾病的外科治疗,完善脑卒中防控的重要环节,厦门大学中山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
7、科研方面针对神经外科难点和重点地问题,开展了脑胶质瘤、颅内动脉瘤综合治疗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获厦门神经外科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适配体与穿膜肽双介导新型纳米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研究》,以及多项省市级研究科研项目,并于2013、2014年和2019年获厦门市科技进步奖。
通过强化学科的发展,努力打造中山神经外科优质医疗团队,不断引进国内外新技术,填补本地区技术空白,以特色为优势,在不断创新中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先机,使得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病、肿瘤微创手术、神经内镜技术、立体定向伽玛刀、创伤重症救治等亚专业与国际先进接轨。目前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是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中心、厦门市脑血管病神经介入优势亚专科和中国脑胶质瘤和垂体瘤临床诊治协助组成员单位,也是中国颅神经疾患诊疗协作组成员单位。近年来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直至博士后研究生培养中也做出了好成绩,发展成为在全国及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具有一定影响和特色优势的专业学科,率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加入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医学临床研究项目,跻身“国家队”。做好传帮带和学科团队建设,持续努力为大众打造优质的医疗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卫生事业的要求。同时,10余年来指导毕业研究生32名(包括一名博士后研究生),获厦门市卫健委和厦门大学优秀指导老师的表彰。
获奖情况
2018年4月28日,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学术任职
厦门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颅底创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委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和修复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分会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中国医疗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颅底外科分会委员、福建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组长及脑血管病手术和介入治疗学组副组长以及省级伽马刀治疗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参考资料
田新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7 15:37
目录
概述
科研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