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庆隆,字尉轩,保定人,“聚庆斋”的创办人,早年进京,在清宫内务府御茶膳房当差,引制作茶食面点。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田庆隆在前门外大栅栏路北和路南租房两间,于第二年开设聚庆斋京果铺,制售各类饽饽。后来聚庆斋被评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荣获北京市科技先进企业称号,并在全国糕点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聚庆斋饽饽铺,最初店名是聚庆斋京果铺,开业于清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昔日门市坐落在前门外大栅栏路北。制售各类京式满、汉饽饽
点心。田庆隆凭借祖传制作面点手艺和清宫服务的实践经验,制出了畅销京城的饽饽十余种。由于聚庆斋投料足,制作精,价格公道,生意十分兴隆。清朝贵族崇奕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曾写道:“瑞芳、正明、聚庆诸斋此三处,京师最有名者”。
当年聚庆斋京果铺的饽饽特点是:品种齐全,应时应节,花样多,一年四季都有供应。春天(
农历二月)做太阳糕;四月玫瑰开花时做玫瑰饼;初夏(五月)做五毒饼、粽子;七月至八月做
绿豆糕、水晶糕
豌豆黄、
月饼;秋天做花糕;冬季做槽糕、油糕;腊月廿三祭灶,制售桂花板糕,兼卖
关东糖、蜜供、糖瓜。
聚庆斋除季节生产时令饽饽外,还供应居民办喜庆事的特需糕点。昔日,旧京城满汉居民娶媳妇办事要“放锭过礼”,聚庆斋专为“放锭过礼”制作的
龙凤饼,糖多油重,外观中看,大户人家一次要购上百斤,小户也要买上四五十斤。旧俗妇女生小孩坐月子,娘家亲戚除了送鸡蛋、小米、红糖外,还要送缸炉缸炉是过去饽饽铺开炉试火时制作的产品。聚庆斋的缸炉呈深棕色,毛边,裂纹均匀,质量很好。当年聚庆斋还生产祭神供佛专用饽饽,供应范围有:前门月墙里的关帝庙,西便门外的白云观,东便门内的
蟠桃宫,崇文门外的娘娘庙,齐化门(今朝阳门)外的观音庙,三里河的铁山寺和城隍庙。当年寺庙祭社供佛的饽饽,多用奶皮的自来红和酥皮的大八件。大八件是由枣花、福字、禄字、寿字、喜字、卷酥、核桃酥八拉饼等八样组成,八块共一斤。
除了以上的按节令和民俗供应饽饽外,聚庆斋常年供应的品种还有:
芙蓉糕、
萨其马、金钱饼、
江米条、套环、糖麻花、双麻饼、蛋卷、槽糕、
油糕、
喇嘛糕、卷糕、俄式排叉、西洋糕、
蛋黄酥、茯苓饼、蜂糕小八件(包括枣方子、杏杜酥、小桃、小杏、小石榴、小苹果、小
核桃、小
柿子等,八种共半斤。旧制:每斤16两、半斤八块,合每块一两);细八件(
状元饼、
太师饼、囊饼、杏仁酥、鸡油饼、硬皮桃、
白皮饼、
蛋黄酥等共八件)。
从清末
同治年间至
宣统年间,宫内所需各种饽饽由聚庆斋供应。王公大臣大部分也买聚庆斋的饽饽。
辛亥革命以后,很多军政大员、社会名流喜欢吃聚庆斋的饽饽。
1956年,聚庆斋实现了公私合营,改名为海淀食品厂,1979年更名为海淀糕点厂,1983年改名为北京市糕点六厂,1994年恢复老字号。解放后几十年来,聚庆斋在生产工艺、产品特色上始终坚持既要继承老字号的优良传统,又要不断创新的原则。在技术上,曾得到聚庆斋掌案师傅张泽、谢成、沈宝山等人亲传,由张泽亲传技艺的其六子张长山仍在厂里从事产品技术研究工作。
1995年,聚庆斋出资20万元买进了无糖糕点生产专利,开始进行各式无糖糕点、月饼的生产,以适应现代人们不断变化的品味。踏着时代的步伐,如今老字号聚庆斋,已从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主营中西糕点,同时兼营各种副食品批发零售业务,还设有餐厅、出租汽车公司和电子联营公司的综合性企业。聚庆斋生产的萨其玛、开口笑、团圆月饼、豆沙月饼,先后获原得国内贸易部和北京市优秀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