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培林(1893~1975),字伯苍。河南襄城人。著名的教育家,1945~1946年间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为河大抗战胜利后的维持、迁回开封复校和扩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少时入私塾,新学制提倡后到开封读中学,1916年入北京大学研读哲学。北大是实行新学制后的第一所国立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一批著名学者任教,教授阵容庞大。田培林除了大学必读课外,兴趣也很广泛。
人物生平
1920年从北大毕业应聘到保定育德中学任教,表现出循循善诱的风范。翌年,为服务桑梓,回到河南在河南省立中学、开封师范、法政专门学校(后并入中州大学)等校任教。当时河南有一个各级学校教职员联合会的组织,公选知名人士组织评议会,田培林于1922年当选为评议会主席。他与同学创办了《少年河南》刊物,每周出版一次,写了很多时评,反映知识青年的心声。并且提倡设置和大力发展河南大学,积极培育人才。他对留学政策也提出了很多建议,申述留学政策的要旨和派遣留学生的目的。1928年,田培林又回到北平,任教于国立女子师范大学、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等校讲授哲学和心理学等科目。听过他的课的人,不仅在当时推崇他,就是日后也仍然对其敬爱有加。
1935年,田培林在河南大学考取公费留学德国柏林大学研读教育。他之所以选择教育,是因为在北大就学时,受蔡元培的影响,此外由于历年教学工作,确定了对教育的兴趣和研究的热诚。在学术上,他因原具有哲学基础,对于哲学家的教育主张,有深刻的认识和评价,而对斯普朗格的文化哲学尤有透彻的了解。他常常直接访问教育行政人员,到各地参观教育实况。同时无形中,便有了一个大学校长的思想与作为的想法和意向,1939年获得了该校哲学博士学位。这时正是抗战时期,本来已应西北师院院长李建勋之聘为教授,又有香港书院洽聘。最后他选定了西南联合大学,后又兼任公民训育系主任。此后同济大学因为内部纠纷,董事会特邀田培林主持教务,并兼任附中校长,以便整顿,他上任不久便平息了教务方面的纠纷。1941年,应朱家骅之邀到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担任党员训练处处长,后任河南省党部主任,并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二届中央干事。
1945年6月,田培林出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不久又因西北农学院常常发生校产管理问题,兼任该院院长两个月,至抗战胜利后辞去此兼职。由于他与各方关系密切,使河南大学经费的困难得到缓解。8月,日寇投降,阔别家园多年的师生,久客思乡,归心似箭。田校长决定抓紧时间结束课程,期考结束后,学生便可自行编组返校。为做好从宝鸡返回开封复课的准备,他在张伯英的帮助下,从河南省善后救济分署争取到了一笔经费,另又派遣精干人员先行返汴做准备工作。10月底,学校从宝鸡返回开封,8年的流亡生活从此结束。复校之后,田校长_方面扩充校舍,一方面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河南大学组建水利系,并与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学系合为工学院,又将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河南大学,增强了医学院,期望河南大学成为国内一所完备的大学。“至此,河大有文、理、法、农、医、工6个学院,15个学系,正副教授达126人之多,讲师、助教110人,学生达2150余人,成为华北地区院系最多、校园最大的学校之一,为新中国建立之前河南大学历史上的最盛时期。
1946年11月,田培林升为教育部次长,佐部长朱家骅。1949年秋辞职,应骋任台湾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翌年兼系主任。至台湾师院改为台湾师大后,又兼任教育学院院长。主张“建教合作”,即产学研合作。1955年又兼任教育研究所主任。1975年5月9日逝世,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