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偏好定义为用户在考量商品和服务的时候所做出的理性的具有倾向性的选择,是用户认知、心理感受及理性的经济学权衡的综合结果。日常生活中“偏好”这个概念被自觉和不自觉的广泛使用着,人们往往借助自己的偏好来辅助日常的相关决策,或者仅仅使用偏好表达喜好和倾向性意见方面的意向,而并不涉及到实际的选择。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面对和处理更加复杂的偏好分析情况,比如条件偏好,也就是用户在做出倾向性选择和意向性判断的时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前提。
从哲学角度来看,最早的对偏好理论方面的描述可以追溯到
古希腊的
亚里士多德,他将偏好定义为主体在比较两种现象或状态相互之间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倾向性。而完整的偏好逻辑系统方面的理论则是由S. Hallden及G.H. Wright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在哲学领域所研究的偏好基本上是建立在认知主体充分理性的基础上的,对偏好的研究一直是哲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偏好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价值理论及
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这里偏好表现为表现倾向性的消费选择的次序关系。显然的,偏好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概念。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也呈现出群体特征。偏好实际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但是经济学中的经典消费者行为理论要求消费者是纯粹理性的,所做出的偏好选择也是理性的。通常情况下,偏好决定了作为个体的用户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所采取的行为和选择。
对理性的定义和认识是研究用户偏好的一个关键。不同的学科对理性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解读。
心理学家将理性定义为“认知的过程”和“理智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而将非理性定义为依靠感情及感性机制做出的选择;逻辑学中将理性定义为“推理的特定思考及决策过程”;
精神病学将理性定义为“在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正常的情况下的思维方式”。而在
经济学中对理性的认知一般包括两个层面:
但许多经济学家对理性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认为偏好的
内在一致性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结合不是必然和必需的;有的认为偏好内在的一致性和有序性本身就体现和包含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有的则认为只有在强调了逻辑成分时,理性才能够称得上为有价值单独讨论的特定的思想方法,同时,无论知觉、想象、试错等有着怎样的出色成果和表现,这类认知及主观活动都是被排斥在理性之外的。偏好内在的一致性和有序性其实为用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具体含义是用户能够做出对任意两个消费选择(组合)进行优劣或者倾向性的比较,这其实潜在的要求用户对该消费领域具有无限的认知能力和无限的判断能力。而消费的领域林林总总、千差万别,用户是很难达到这么高的要求的。因此一些人认为理性应该是基于“完全信息”做出的,这就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基于用户偏好的研究不仅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广泛深入,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数据库营销、精确营销除了从用户基本数据进用户进行过滤筛选用户外,更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户特征,并根据用户特征对用户推荐匹配的商品。通过用户偏好进行业务推荐在电信行业、金融行业已应用多年。电信行为由于拥有海量的用户通信业务数据,对用户偏好的研究走在前列,一般通过对用户的长话、市话、漫游、SMS、MMS、彩铃、手机报等等业务使用和订购数据,分析出用户偏好,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向用户推荐可能适合的商品。
互联网行业对用户偏好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互联网企业对用户行为的捕捉方式有三种:第一种通过用户网上的COOKIS信息获取用户行为和偏好,这种公司比较多;第二种是有专门的客户端软插件记录用户网上访问行为,如对用户访问的URL进行解析,分词匹配,如WEBTRENDS;第三种是直接在网上进行答题,让用户答题了解用户行为,并通过用户在网内的一些固定动作如评分、推荐搜集用户行为,研究用户偏好,这种公司如个性化推荐网站闹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