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注箓司官》:“举人年幸未老,家赤贫而子幼,若拜此命,则一家之生路断矣。”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随你十恶大罪,与他
商量,便有生路。
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我
贪图些甚么?受这些折磨!你家有银子,不愁弄不得一个人来,放我一条生路去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这幽灵似的门庭,必须步出,一个女人,该谋寻自己的生路。”
《太平广记》卷三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寃系多年,别罪受毕合归,生路无计,伏取
裁断。”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殡柩者役于伽蓝》:“我自旅殡此寺,即为伽蓝神
拘役,至今未得生路,今获归掩真宅,始神魄自如,而转生有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