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所谓生物识别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
身体特征包括:指纹、静脉、掌型、视网膜、虹膜、人体气味、脸型、甚至血管、DNA、骨骼等;行为特征则包括:签名、语音、行走步态等。生物识别系统则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当人们同识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通过获取其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二者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该人。
在的“生物识别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生物识别产业创新论坛”上,中科院自动化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铁牛研究员当选为联盟第一届理事长,理事由来自中科院计算所、公安部一所、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业内知名专家担任。
生物特征识别通过因人而异的生理特征,如虹膜、人脸、指纹和声音、笔迹、步态等行为特征来准确鉴定个体身份信息,在公共安全、安检通关、
金融证券、社保福利、门禁考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次生物识别领域的年度盛会上,与会专家作了精彩报告,并对生物特征识别行业的商业模式、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系统应用、标准测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共同推动我国生物识别产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中科院副秘书长、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铁牛表示,生物识别产业涉及公共安全,表现出几个特征:政府主导才能规模化、相关技术竞争白热化、业务开展专业化,不仅发达国家大力推广使用,发展中国家亦步步紧跟。印度发布了UID身份识别项目,目前有5亿人注册虹膜、人脸和指纹。中国已将这一产业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且该产业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生物识别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相关单位互动不够、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等问题,因而迫切需要行业人士团结一致、协同创新。
据悉,联盟首批缔约方有26家,其中企业18家、科研机构3家、高校3家、政府部门1家。联盟计划建立行业标准,开展测评认证等一系列工作,打造中国生物识别领域政、产、学、研、用、资多赢的品牌产业平台。联盟单位将共享生物识别行业商业模式、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系统应用、标准测评,共同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从国际范围看,生物识别领域的强劲增长潜力让各大企业看到了希望,一些企业纷纷增强自己在该领域的实力,抢滩市场。如参与了印度生物信息数据采集工作的法国摩尔富公司(Morpho)就以10.9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个人身份及资产保护产品制造商L-1IdentitySolutions公司,并只保留其核心业务即生物识别与身份识别业务,美国科进国际公司(cogent)被3MSecurity公司收购时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