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群
广泛分布于某一地区的主要群落类型
生物类群(Biome)的概念是指广泛分布于某一地区的主要群落类型(Chapman,2001)。生物类群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和其他概念相混淆,更重要的是在我们以往的教材中,又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深入。生物类群不是一个自然实体,没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边界,所以Chapman(2001)认为,世界上不会有二个生态学家同意相同的生物类群划分方案。在生态学中,如果把每个生态系统当成是“物种”的话,那么生物类群就是“叶”或者“枝”,就像分类学家有不同的分类系统一样,生物类群的划分也随每个生态学家的知识背景和所在地区而不同,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被公认的生物类群分类系统。即使如此,也不能否认生物类群概念本身的真实性,相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应用范围很广泛的概念。
内容
生物类群的概念
在介绍植被类型概念之前,我们先介绍生物类群(Biome)的概念,因为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已经接触到各种植被类型,如温带地区的落叶林、寒带地区的泰加林和热带地区的雨林等。把世界上的所有这些植被分门别类是生态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世界植被类型与生物类群(Biome)的概念是一致的,所以在这里介绍。
生物类群为描述世界动植物区系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手段,经典的生物类群定义是按着植被类型划分的,但是如果就是以植被类型来定义,那么对于分布在某一地区的动物群落类型如何描述就成了问题,因此,我们在介绍植被类型之前先介绍生物类群的概念。
重要生物类群对水域环境胁迫的生态学响应
在生境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大型水利工程措施形成的新库区和径流调节所带来的理化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从生态系统高营养层次探讨生境变化所导致的食物网关键环节的缺失对水生系统中生物群落结构完整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重点关注河口、库区等敏感地区的生境变化对生物资源产生影响的机制,研究河口和库区在流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这些水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探讨生态系统功能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流域的生态安全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根据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评估和预测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结构及重要生物资源的影响。
① 生境变化导致的典型河口水域生物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响应
② 典型河口水域食物网结构的变化
③ 长江大型水利工程导致的径流量变化对生态系统动态格局的影响
④ 三峡库区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完整性的变化
三大类群
第一类为自养型生物,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称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吸收来的水、CO2和无机盐类转化成为初级产品——碳水化合物,并将其进一步合成成为脂肪和蛋白质等,用来建造自身,这样,太阳能便通过生产者的合成与转化源源不断地进入生态系统,成为其他生物类群的唯一食物与能量来源。化能合成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但它们利用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某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量。例如,氮化细菌能将氨(NH3)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这一氧化过程中放出来的能量把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第二类为异养型生物,包括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称为消费者。顾名思义,这些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能量。根据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为直接依赖植物的枝、叶、果实、种子和凋落物为生的一级消费者,如蝗虫、野兔、鹿、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二级消费者,如黄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动物之间存在着弱肉强食的关系,其中的强者成为三级和四级消费者。这些高级的消费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鹰和水域中的鲨鱼等。有些动物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称为杂食动物,如某些鸟类和鱼类等。
第三类为异养型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为生,称为分解者。微生物分布广泛,富含于土壤和水体的表层,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多数为腐生的细菌和霉菌。微生物是生物群落中数量最大的类群,据估计,1克肥沃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可达108个。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吸收动植物残体内的可溶性有机物来生活,在消化过程中,把无机养分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归还给环境。可见,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养分物质再循环的作用。土壤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如线虫、蚯蚓等将植物残体粉碎,起着加速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转化的作用。此外,这些土壤动物也能够在体内进行分解,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盐类,供植物再次吸收、利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1 10:12
目录
概述
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