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符号学家西比奥克(ThomasASebeok)等人坚持把符号学扩大到生物界,但是这个区域过于模糊,有待深入研究。把信号看作符号的一种,符号学就可以进入动物符号学(zoosemiotics),甚至植物符号学(phytosemiotics),或是幼儿的非语言表意。
西比奥克在动物的行为中找出诱骗谋略设计,这就使动物符号远远超越了信号-反应的范围(Sebeok&rosenthal1981)。的确,在动物的群体繁衍的一些最重要环节,例如哺乳、扑食、求偶,有时候可以看到动物会对各种信号作初步的综合解释。但是绝大部分动物行为,如飞蛾扑火,的确动物本身没有给予解释并调整反应的能力,这就是生物信号现象作为符号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生物的信号行为,是符号的边界,应当属于符号学研究范围。尤其在生态问题日益重要,生物符号学日益重要。(赵毅衡)
符号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很多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无法定义。
赵毅衡给了符号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作为讨论的出发点: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
赵毅衡在1993年就把符号学定义为“关于意义活动的学说”。
没有意义的表达和理解,不仅人无法存在,“人化”的世界无法存在,人的思想也不可能存在,因为我们只有用符号才能思想,或者说,思想也是一个产生并且接收符号的过程。因此,认识论、语意学、逻辑学、现象学、解释学、心理学,都只涉及意义活动的一个方面,而符号学是对意义的全面讨论。因此把符号学定义为“意义学”是能够成立的,也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