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
美国2014年史蒂夫·詹姆斯执导纪录片
《人生如戏》是由史蒂夫·詹姆斯执导的纪录片,于2014年1月19日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映。
剧情简介
罗杰·伊伯特15岁就为地方报纸写报道,大学时在《芝加哥太阳报》做兼职,偶然被分到撰写影评的工作。或许有人觉得在上世纪60年代做影评人很幸运,因为报纸是当时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不过从片中展现的伊伯特出道时代来看,那时各家报社对影评的处理很随意,有的甚至大家共用一个署名,谁看了片就随意写。而罗杰好像是天生干这行的,“30分钟内就能轻松拿出一篇构思成熟的影评”。
1975年,罗杰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是该奖首次颁发给一位影评人,这不但是对他本人的肯定,还极大提升了影评人的地位。罗杰和《芝加哥论坛报》的影评人吉恩·西斯科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西斯科与伊伯特说电影》以新颖的形式、独到的见解获得巨大成功,覆盖全美100多个电视频道。但节目获得的不只是正面评价,有的影评人这种在电视上讨论的形式“使影评庸俗化了”,客观上也让没得到他们评论的影片遭到冷遇。但无可否认的是,有不少电影创作者正因为这档节目被“发现”——《天堂之门》的导演回忆影片上映时正值报社大罢工,没有一家纽约报纸刊载对他作品的评论,正是《西斯科与伊伯特说电影》节目把他从灾难中挽救过来。而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从影以来得到的首次有力支持,即来自罗杰·伊伯特于1967年撰写的评论,当马丁跌入事业和生活双重低谷,几乎打算放弃人生时,是伊伯特和西斯科颁发的贡献奖令他重新振作。
伊伯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影评和电影行业,而他个人则被生活本身改变。伊伯特和西科斯一开始关系不佳,但随着时间推移,两人逐渐成为挚友;他年轻时被朋友嘲笑选女友的品位糟糕透顶,而后来他收获了幸福的婚姻;年轻时酗酒的毛病给伊伯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晚年他虽恶疾缠身,一旦看起电影,写起影评,就会暂时忘记病痛,陶醉于美妙的精神世界。
幕后制作
史蒂夫·詹姆斯在接到拍摄罗杰·埃伯特的纪录片的邀请时,尽管他钦佩作为影评人的罗杰,罗杰对他的事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蒂夫·詹姆斯拍摄的纪录片《篮球梦》因片长不符合要求而未能入围奥斯卡,但罗杰将其列为自己1994十佳影片榜单的第一名,由于罗杰的力挺,该片获得了与其质量相符的评价),但他不确定自己真的想讲罗杰的故事,直到读完罗杰的回忆录后,才改变了想法。因为罗杰的生活充实而令人兴奋,他那种非同寻常的对冒险的渴望,令史蒂夫·詹姆斯确定他值得拍一部纪录片。
在电影开拍前期,罗杰本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癌症,但是拍摄进入关键期时,他得知自己已时日无多。史蒂夫·詹姆斯咨询他的意见,罗杰决定继续拍下去,因为他一开始就是要给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当然也包括面对死亡时的他。在影片完成前,罗杰便去世了。
史蒂夫·詹姆斯把罗杰·伊伯特与搭档兼竞争对手吉恩·西科斯的交情作为影片的重要部分,尽管西科斯去世后,罗杰还曾与其他人搭档主持节目,但该片对这些只字未提。其实,他本打算至少也涉及罗杰与理查德·罗珀合作的故事,但当他计划采访理查德时罗杰去世了。他研究了自己之前的采访,梳理影片结构,发现吉恩得知自己患癌症后与妻子做出的隐瞒病情的决定,对罗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意识到必须从这里深入探究罗杰的遭遇。所以他决定侧重于罗杰与吉恩的节目和交往,而舍弃了罗杰与其他搭档合作的故事。
主创团队
演员表
职员表
主创团队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发行信息
制作发行方
上映情况
作品评价
这部看似传统工整的人物纪录片用丰富的视频录像、采访、电影片段、文字章节、照片和报纸摘要等多样素材,给观众拼出了一个相对完整、全方位、真实的罗杰·伊伯特,还配了一个爱电影的人看了会哭瞎的结尾。全片满含悲伤情绪,每一帧都透着以罗杰·伊伯特为代表的一代“影痴”对电影义无反顾的热爱,它像一个显影剂,将这股浓浓的迷影情怀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它也是一个多棱镜,将伊伯特对电影之于生命的态度通过细碎的生活片段表现了出来。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伊伯特的纪录片,不如说这是导演用自己的方式给电影写的情书。这封情书仿佛一座灯塔,指引着新一代的影迷秉着对电影无差别的热爱,走在与伊伯特一道捍卫电影尊严的路上。对于不熟悉伊伯特的荧幕形象的观众而言,影片提供的他与西斯科合作电视节目的视频素材中大量对话和如机关枪般怒呛对手的辩论都是很大的惊喜。换个角度讲,该片也是了解电影评论史的绝佳教材。(《看电影》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11:36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