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是研究人类食衣住行生活的起源、相互关系、变迁发展和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研究对象
人类生活的主体是人,食衣住行只是人类生存或生活的一种手段。“生活学”的研究对象虽然是人类的日常食衣住行生活,但本质上它研究的依然是世间生活方方面面主体者人类的一面。食衣住行文化丰富多样化以及它具有的技术性(烹调技术、缝纫技术、营造法式、车 船造术)、历史性、社会性、民俗性、经济性、文化性、科学性等特征这一实际出发,显而易见食衣住行研究涉及多学科,横跨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三领域,“生活学”堪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日本研究现状
概要
日本教育界基于传统“家政哲学”弘扬的“人间守卫”理念,谋求现代人间生活的充实和发展,早于20世纪70年代后相继在一些大学或短期大学设置了“生活学部”和“生活学科”。例如日本ノートルダム清心女子大学,即设立有“人间生活学部”(即人间生活学系)和“人间生活学研究科”(即人间生活学研究所),开设有“人间生活学”本科、硕士、博士专攻课程;
徳岛文理大学的“人间生活学部 ”所设课程亦同;高知女子大学大学院(即研究院)设立有“人间生活学研究科”;
日本女子大学设立有“家政学部”和“人间生活研究中心”,开设有 “食物学科”、“被服学科”、“住居学科”;福山市立女子短期大学设立有“生活学 科”,开设有“生活学専攻”的“家庭生活”和“食环境”课程;贤明女子学院短期大学同样设立有“生活学科”,开设有“生活学専攻”课程。
成就
日本生活学会(创立于1972年9月29日)自1975年已开始编集发行《生活学》(ドメス出版),1999年还编集了一 本厚达657页的《生活学事典》。①日本学界一般公认:“日本生活学”的首倡者为早稲田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生活学会第一任会长今和次郎(1888~1973年);推动“生活学”普及发展者为该会理事长川添登,他自1982年推出《生活学の提唱》②一书以来,日本生活学研究逐步普及于世,可见日本人对“生活学”的研究和教育,引领世界之先。
中国研究现状
概要
中国目前没有成立生活学会,各个学校,学院也无“生活学科”。国人很少受到科学“生活观”的教育。构建“
中国生活学”是黄现璠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已提出的构想,目前在中国史学界仍属首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深入研究中国古代食衣住行生活后,受当时倡议“史界改革”的新思维意识的影响和“日本生活学”相关方面研究的启示,黄现璠先生对“中国生活学”的研究对象、定义、学科设置以及研究方法或手段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提出了框架构想③。
早期
早在1936年,黄现璠教授撰著
《唐代社会概略》(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翌年2月再版)时,已开始了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的一些探赜索隐,书中专列第二章“风俗”,着重介绍了唐代社会跳舞、化妆、戏剧、体育、婚姻等习俗,略论了唐代“跳舞之服装”和“化妆饰品”,是对唐代食衣住行生活探索的初步尝试。1935~1937年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今
东京大学)研究院时,当时他的导师
和田清教授(日本学术界公认的日本现代研究中国满蒙史最高权威)和
加藤繁博士(世界学术界公认的日本东洋史研究权威)皆有关于中国社会生活史方面的论文问世,他读后颇受启发,遂开始收集中国食衣住行生活史方面的史料和着手研究。1937年7月,即发表了《中国发装考略》(《经世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论文一篇。归国后这方面的研究持续不断,相继撰述发表了《我国礼节之形态与变迁》、《再论礼节之演变》、《我国坐俗古今之变》(一、二、三、四、五)、《
日本人之坐法》(上、下)、《印度佛教坐俗之研究》(上、下)、《元代蒙古人之奇异婚姻》(上、下)、《元代服饰之奇异》(上、中、下)、《吸烟风俗传播考》(一、二、三、四上下、五)、《饮酒礼俗与女招待的缘起 》(上、下)、《饮茶风俗之起源及其传播》(上、下)、《番薯传来考》(上、下 )、《男女鞋袜古今之变》、《
我国服装演变之研究》、《中国男女元服之研究》、《食器与食礼之研究》等十余篇论文,大多刊于1941年的《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版和1943年的《国立中山师范季刊》上。1941年夏,黄现璠应聘到
广东中山大学任史学教授。当时为取得教授研究经费,他便将上述论文补充修改后汇集成一册,报送教育部,获得半年研究经费,进而不断修改补充成初稿一卷,起名《中国饮食起居礼节史》。1947年, 将初稿寄送上海正中书局(即正中书局上海分局),双方签订了出版合同,得到正中书局预支的稿费法币2000万元(约60%)。
现代
1949年5月因上海解放,正中书局解散,出版受挫。经逐年增补,1956年撰成书稿两卷,又寄送北京人民出版社,该社审读一年,于翌年7月黄现璠教授到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时双方签订了出版合同,得到人民出版社预支的稿费700元。不料,同年底,黄现璠教授被错划为中国少数民族头号大右派,④全国96名“极右分子”之一,出版再次受挫,预支稿费全额退回。纵使政治原因导致初稿出版两次受挫 ,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乃学者本色,黄现璠教授心不死又恐荒学殖,依然一如既往地埋头深研,不时增补,终成初稿三卷,蔚为巨帙,改名《中国生活学——古代食衣住行研究》。1980年8月,他赴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北京人民出版社得知他右派冤案平反,为信誉计,特派人到北京饭店与他洽谈,希望善始善终,履行当年所签出版合同,他听后十分欣慰,当即表示乐于合作。会议结束返桂后即开始着手修改初稿自序,补充考古新发现史料图片,计划明年底完成初稿三卷图片、史料补充和注释引文初核,再交北京人民出版社审定(最终黄现璠教授整理尚未完成即于1982年病逝)。现由他的家属整理完论文一篇,名为《 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载《
广西社会科学》(特稿)第1页一12页,2007年第3期。既是为了让世人了解黄现璠先生的“中国生活学”研究历程与相关成果,又是为了引起学界对构建“中国生活学”的关注、探讨和研究。
(以上摘自
黄现璠遗稿 甘文杰整理《 试论“
中国生活学”的构建》,载《
广西社会科学》)
注:
① 日本生活学会编:《生活学事典》,ティビーエスブリタニカ出版,1999年7月初 版。
② 川添登著:《生活学の提唱》,ドメス出版,1982年8月初版。
③ 黄现璠遗稿 甘文杰整理 :《 试论“中国生活学”的构建》一文的[编者按]。
④引自陈吉生撰:《为学贵自辟一一忆桂海学术泰斗黄现璠》,载《肝胆相照》232一271页,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2007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