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杀予夺
汉语成语
生杀予夺,
汉语成语
,拼音: shēng shā yǔ duó,形容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释义
[hold power over sb.’s life and death] 形容统治者的权力极大,可以随意决定人的生死
生杀予夺,惟其所欲
出处
西周·周公旦·《周礼·春官·内史》: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二曰禄,三曰废,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例句
周·姜子牙·《六韬·一·文韬·国务》: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道。”……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
《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
韩非子·三守
》:“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唐·杜牧《
上宣州崔大夫书
》:“今藩镇之贵,土地兵甲,生杀予夺,在一出口。”
宋·苏洵·《嘉祐集·一二·上皇帝书》:其一境之内,所以生杀予夺,富贵贫贱,皆自我制之。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志苗》:完者虽阳浮尊事丞相,生杀予夺,于己是决,丞相仅得署成案。
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七:话说杨完者生性
残刻
,专以
杀掠
为事,驻兵城东菜市桥外,
淫刑
以逞,虽假意尊重丞相,而生杀予夺
一意
自专。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夫制国之谓王,生杀予夺,他人不敢
擅专
。”
夏衍
《包身工》: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
流氓
,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
权利
。
劳动合同
不是“卖身契”,
企业
并不能凭一纸契约,就掌握对
员工
“生杀予夺”的
特权
。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参考资料
生杀予夺
.汉典.
生杀予夺
.百度汉语.
生杀予夺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
.在线成语词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39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