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是2018年1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钱易、何建坤、卢风。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分析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歧义,追溯其起源。阐述这一观念与“可持续发展”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论证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合理性,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依据和哲学理由,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如发展绿色能源,建设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促进绿色创新,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构建生态文化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演进和趋向(撰稿人: 梅雪芹吴羚靖)1
第一节环境与传统文明的演进1
一、 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的萌芽1
二、 环境与狩猎采集和游牧文明5
三、 环境与农耕文明9
四、 古代人类的环境观14
第二节工业文明对环境的征服与问题19
一、 第一次工业化浪潮与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20
二、 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与环境问题的发展24
三、 第三次工业化浪潮与环境问题的泛滥34
四、 现代社会的环境征服观42
第三节摆脱工业文明困境的探索47
一、 全球(南北)环境合作的开展47
二、 发达国家的绿色政治和生态社会主义51
三、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5
四、 结论58
第二章生态文明内涵及建设途径(撰稿人: 钱易卢风)60
第一节“文明”一词的涵义61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64
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基本构架69
第四节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72
第五节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74
第三章生态经济的发展(撰稿人: 齐晔)82
第一节全部经济活动的生态基础82
一、 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生态系统83
二、 作为生产资料来源的生态系统83
三、 作为人类栖息地的生态系统83
四、 废弃物消纳再生的生态系统84
五、 人类圈与人类世下的生态边界 84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与国民财富86
一、 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87
二、 生态系统的选择价值88
三、 生态系统的非使用价值88
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88
第三节生态资源市场配置的利与弊89
一、 开放式问题: 共产权无市场导致的悲剧90
二、 竭泽而渔: 产权明晰下的市场失灵91
三、 取向冲突: 平衡生态价值与市场价值91
四、 生态价值: 生态多样性与比较优势92
五、 生态退化: 生态演替与经济增长93
第四节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93
一、 目的和手段 93
二、 可持续规模94
三、 公平分配95
四、 有效配置95
第五节全球化时代的生态经济观点96
一、 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96
二、 流量和存量97
三、 开放经济下的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有效配置97
第六节走向绿色发展99
一、 产权构建下的市场效率与可持续性99
二、 生产: 从生产效率到资源生产率100
三、 生产: 从全要素生产率到全系统生产率100
四、 消费: 从拥有到使用101
五、 消费: 从更多到刚好101
六、 分配: 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101
第四章低碳能源(撰稿人: 周剑 )103
第一节全球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的两大议程103
一、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的国际治理框架104
二、 两大议程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106
三、 高度雄心的《巴黎协定》有助于推动可持续议程的实现107
第二节《巴黎协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贡献109
一、 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新机制109
二、 体现了全球气候治理新理念110
三、 推动全球能源革命及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111
第三节实施《巴黎协定》面临艰巨任务112
一、 机制本身所导致的不确定性112
二、 全球政治体制所带来的新动向的影响113
第四节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115
一、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分析115
二、 中国提出的自主决定贡献方案(INDC)推动了全球应对气候
变化的重大进程117
第五节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118
一、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118
二、 大力节能,提高能效,抑制不合理能源需求122
三、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促进能源结构
低碳化123
四、 发展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减少煤炭比例130
五、 研发和示范CCS技术132
六、 “十三五”提出的重点目标(任务)和行动133
第五章生态工业(撰稿人: 石磊田金平翁端刘爽胡山鹰金涌向东陈吕军)135
第一节生态工业的发展特征及学科支撑135
一、 工业文明及其内在挑战135
二、 生态工业的诞生136
三、 生态工业的发展特征138
四、 生态工业的学科支撑138
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140
一、 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140
二、 为什么采用生命周期方法140
三、 如何开展生命周期评价142
四、 LCA在实践中的应用——以铅酸蓄电池为例147
五、 国内外推进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应用趋势152
第三节环境友好材料154
一、 环境友好材料的概念154
二、 环境友好材料的分类和研究进展155
第四节绿色过程工程161
一、 绿色过程工程的背景、基本概念和内涵161
二、 过程工业绿色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挑战163
三、 过程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对策165
第五节生态工业园区171
一、 工业园区的发展与作用171
二、 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概念173
三、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178
四、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案例剖析185
五、 结语202
第六章生态农业(撰稿人: 金涌胡山鹰罗志波)205
第一节生态农业的理念205
第二节中国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8
第三节生态农业的实践209
一、 肥料的施用209
二、 生物肥料和化肥一体化213
三、 生物农药、农膜以及农田土壤修复技术217
四、 农用土壤污染修复220
五、 农作物良种的培育222
六、 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与信息化225
七、 农业生态园区建设232
第四节发展生态农业的保障体制238
第七章生态城镇(撰稿人: 江亿毛其智温宗国)243
第一节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243
一、 城镇化进程、现状与问题243
二、 生态城市的提出与发展245
三、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248
第二节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250
一、 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与方法251
二、 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256
第三节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能源系统264
一、 城市能源系统的能源结构264
二、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能源系统调整的主要任务和途径266
三、 关于城市能源系统的一些典型和热点问题的讨论270
第四节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建筑节能276
一、 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的关系276
二、 室内环境的营造目标: 建筑要满足什么样的室内舒适性278
三、 室内环境的营造方式: 几个共性问题的讨论280
第五节城市共生及城市矿山开发285
一、 城市共生理论285
二、 城市共生形成模式及典型案例285
三、 城市矿山开发的内涵和方法289
四、 中国城市矿山开发与潜力295
第八章自然生态保护(撰稿人: 刘雪华)305
第一节自然: 人类生存的根基305
一、 自然是人类一切的根本305
二、 原始的、朴素的文明意识: 敬畏自然、顺应自然305
第二节中国古代自然观发展了“与自然和谐”及“智慧利用自然”307
一、 阴阳说307
二、 五行论308
三、 地员篇308
四、 本草纲目308
第三节中国民间自然保护的成功典例309
一、 云南哈尼森林—梯田—河流—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系统309
二、 梅里雪山因“神山”之性而得到保护311
三、 大熊猫因“特殊性”而得到保护312
第四节中国社会发展中愧对自然的例子313
一、 农牧交错带的土壤沙漠化和风沙灾害(没有尊重草原系统)313
二、 天然林砍伐后的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没有善待森林系统)314
三、 湿地填埋后的环境报复(没有认识理解湿地系统)316
第五节中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的文明进程317
第九章生态文明法律与制度体系(撰稿人: 王明远田金平)321
第一节法治建设与生态文明321
一、 法律与法治的概念及功能321
二、 法治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322
三、 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挑战及其对生态文明的影响325
四、 环境法制与生态文明326
第二节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340
一、 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演进340
二、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制度341
第十章生态文明教育(撰稿人: 白峰杉霍慧彬石磊)359
第一节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及定位359
一、 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视角359
二、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与特征360
三、 我国大学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定位361
第二节生态文明教育的国内外现状362
一、 国际现状362
二、 国内现状364
第三节清华大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366
一、 发展历程及现状366
二、 生态文明15讲366
三、 生态文明实践经验367
第四节生态文明教育展望与建议369
第十一章生态文明体系中的艺术设计(撰稿人: 周浩明)371
第一节生态艺术设计概述371
一、 生态艺术设计概念的演进371
二、 生态艺术设计与生态文明的关系373
第二节生态艺术设计在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现状377
一、 生态艺术设计在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地位377
二、 我国生态艺术设计现状与误区剖析378
三、 改进现状、消除误区的主要原则384
四、 普及绿色知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85
五、 提倡艺术产品的一体化设计386
六、 提倡设计师与其他各工种专家和工程师之间的紧密协作386
七、 在艺术设计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使用者的积极作用387
第三节生态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387
一、 有机整体性特征388
二、 系统的半封闭性特征392
三、 微观性与近人性特征393
四、 动态性特征394
五、 生态审美性特征396
六、 设计的开放性特征399
第四节生态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400
一、 生态艺术设计的5R与3F原则400
二、 生态艺术设计的具体手法404
第十二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初探(撰稿人: 何建坤卢风梅雪芹余怀龙)414
第一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414
一、 习近平早期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414
二、 十八大到十九大“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417
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420
第二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要422
一、 揭示了文明发展的“螺旋式上升”422
二、 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423
三、 体现了辩证法的整体性精神427
第三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全球环境治理430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指导意义430
二、 以习近平建设全球生态文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理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变革和合作进程432
三、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转变434
四、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的
低碳转型436
五、 制定并实施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相契合、
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路径相适宜的中长期低碳
发展战略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