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立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镰刀菌、猝倒病原菌等引起、发生在甜菜上的病害。该病害主要为害幼根和子叶下轴,严重时整个根部和子叶下轴变黑腐烂。
病原特征
甜菜立枯病主要病原:
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ahn)以菌丝体繁殖。初长出的菌丝体无色,后期呈黄褐色,菌丝宽14微米,肥大,分枝处稍细,呈直角分枝,离稍细处不远有一横隔,为识别丝核菌主要特征。由于丝核菌发育和蔓延较迟缓,大部分在出土后才有症状,发病部位在子叶下轴到根部,呈淡褐色,逐渐变细。病菌在土壤里繁殖,当遇到适宜的寄主时,便侵入为害;没有适当寄主时,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2—3年。.
镰刀菌(学名:Fusarium spp.)菌丝无色,多分枝。分生孢子有大孢子和小孢子两种,大孢子呈镰刀形,3—5个横隔,小孢子椭圆形,两端稍尖,无分隔。镰刀菌能引起幼苗出土后猝倒。
猝倒病原菌(学名:Pythium debaryanum Hesse)病菌生成分生孢子及卵孢子。分生孢子有两种,均为单胞,一种在孢子囊中,萌发生出游动孢子,以后失去鞭毛,生出芽管;另一种裸伸出,直接生出芽管,后者类似孢子囊,无色、球形,直径20—25微米。藏卵器淡黄色,球形,直径15—20微米,内藏一个卵孢子。卵孢子无色、单胞、球形,大小为15—18微米。病菌在25℃时发育最好,最适宜侵染幼苗的温度为20—30℃。
蛇眼病原菌(学名:Phoma belae Frank)能形成分生孢子器,呈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直径100—180微米,内藏多数器孢子。器孢子单胞,椭圆形或球形,无色,大小4(-6)×34微米,内有2—4个油点,该病菌能造成幼苗出土前腐烂和出土后猝倒。病菌在堆肥中3个月后死亡,在土壤中最长能存活8个月,在干燥的状态下,附着在种子或残株上其生活力能保持2年之久。这种菌还能侵染甜菜叶片、块根、花枝和种球。
苗腐病原菌(学名:Aphunomyces cochlioides Drechsl)系一种水生真菌。菌丝发达,游动孢子囊狭窄,直径与菌丝等宽,为4—20微米,长50—100 微米。游动孢子在孢子囊中排成一列,由顶端孔口逸出,呈豆状。藏卵器直径21—28微米。该病菌出现时间晚,很少引起幼苗出土前腐烂。
(图片依次为:1.丝核菌的担子和担孢子;2.镰刀菌的大孢子和小孢子;3.猝倒菌的雄器、畫卵器和游动孢子; 4.蛇眼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器孢子;5.苗腐病菌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为害症状
甜菜立枯病从种子在土中发芽开始到长出2-4对真叶期间均可发生,3-4对真叶时,病害逐渐停止扩展。由于病原菌种类不同,其症状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土内腐死型、立枯型、猝倒型、主根腐烂型。一般发病症状是:最初在幼根和子叶下轴产生水浸状浅褐色病痕,以后逐渐变为深褐色至黑色。病组织可以上下蔓延,严重时,能蔓至整个子叶下轴和根部。感病部位往往变细,产生缢缩症状,最后整个根部和子叶下轴变黑腐烂。发病轻微的幼苗,植株仍保持正常绿色,病变只侵及幼苗的表皮或初生皮层,后经幼根皮层脱落,幼苗便恢复正常生长,但到甜菜生长中期时,往往形成又根,发病严重时,病菌侵入维管束,使幼根或幼茎干枯变黑,子叶或真叶发黄枯萎,最后植株倒伏死亡。
侵染循环
甜菜立枯病的传播大致可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土壤带菌,如腐霉菌、苗腐菌、丝核菌和镰刀菌等,另一种是种子带菌,其中以蛇眼菌为主。病原菌以菌丝、菌丝体、分生孢子、藏卵器等菌体侵染,这些不同的菌体,可以在土壤里寄生,也可以在死掉的病株上寄生,或是潜藏在甜菜种球上越冬。第二年春天借雨水、风力等条件为媒介进行传播。
流行规律
甜菜立枯病是由于多种病原菌致使发病。因病原菌的种类不同,其发病条件就有差异。一般土壤温度较低、湿度大的条件下,甜菜立枯病发生较重。特别是苗腐病菌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更为密切。猝倒病菌与土壤湿度关系不大,而与土壤温度关系较密切。这些病原菌在20°C左右生长较好,土壤温度低,出苗日期延长,可增加病原菌侵染机会,则发病重。
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性质也能影响病害的发生。丝核菌、猝倒病菌和苗腐病菌等一般在酸性土壤内发生较多。排水不良的下湿地、土质粘重或土壤结构不良,易于板结,引起甜菜立枯病的发生。在这些土壤中,水分较多,缺乏空气,幼苗生长不良,因而降低了对甜菜立枯病的抵抗力。蛇眼病菌是种子带菌,土壤酸碱度对它关系不大。如播种前整地粗放,种子质量低,土壤瘠薄等都能引起甜菜立枯病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
每50公斤甜菜种子,用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0克加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5克,或加7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250克混合配制拌种,为兼治甜菜象甲等地下害虫,拌杀菌剂前可先用20%
甲基异柳磷乳油750毫升,或50%
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加水25公斤,进行喷洒,搅拌均匀后,闷种24小时,稍晾千后再用杀菌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