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茎线虫病
植物病害
甘薯茎线虫病是由甘薯茎线虫引起的、发生在甘薯的病害。该病既可危害薯块,也可危害藤蔓,受害薯块内部组织呈黑与白的疏松花瓢。
病原特征
甘薯茎线虫病病原为甘薯茎线虫(学名:Ditylenchus dipsaci (Kuhn) Filip.),属线形动物门、垫刃目、垫刃科、茎线虫属。雌雄均细长,两端稍尖。口部有乳状突起6个,吻针如钉,基部有3个球状突起,食道细长且直,中央有1个膨大的食道球,体内有发达的消化器官,其特征为尾端削尖。雌虫不很肥胖,直伸,较活动,阴门在体长4/5处,雄虫引带短而厚,交合刺的膨大部有突起,交合伞发达但不达尾端。雌虫比雄虫略为粗大,雄虫大小(0.9-1.6)毫米×(0.03-0.04)毫米,吻针长11-13微米,交合刺长25微米,引带10-12微米。雌虫大小(0.9-1.86)毫米×(0.04-0.06)毫米,吻针长11-13微米,卵(58-65)毫米×(17-19)微米,不同地区大小可能略微不同。卵椭圆形,大小(60-66)微米×(19-29)微米,无色,刚孵化幼虫与成虫相似,但只有成虫的1/10。
甘薯茎线虫在田间土内可存活5一7年,耐低温,在-15℃下停止活动,但不死亡,在-25℃经7分钟才可死亡。对高温的抵抗力甚弱,潜伏于薯苗表层的在48-49℃温水中10分钟即可死亡98%。能耐极度干燥,在极干情况下能存活一年左右。在薯干含水量12.7%时,死亡率仅24%,大部分仍能存活。贮藏一、二、三年的薯干,茎线虫的死亡率分别为24%、48%、97.5%。晒干后存放7个月的病地薯蔓,浸水24小时后,茎线虫成活率为98%。
为害症状
甘薯茎线虫主要为害薯块,其次是薯苗、薯蔓基部及粗根,不为害叶和细根。受害后表皮龟裂,内部糠腐。一般情况下,在发病初、中期对蔓的伸长及块根的发育影响不显著,只在发病中后期块根糠裂,蔓矮小畸形,甚至枯死。
块根
因感染来源不同,症状也有不同。
苗期
发病轻的不易和健苗区别,发病重的苗稀、矮黄,主要是基部白色部分妥害。受害重的从秧末端上升达3寸左右(1寸约合3.33厘米,下同),重病老秧可达4-5寸。由于侵入处伴入杂菌,变成暗褐色,白根茎品种现出青乌片,粉红色根茎品种变成紫红色,并在水湿过多时糜烂。中期内部有褐空,剪断后不流白浆或很少流白浆。后期线虫量大,末茬老秧的侵入处皮裂,髓部褐色糠腐。
茎蔓
一般在栽夏薯时只为害主蔓地面以上2.5-3寸左右,侧蔓1.5寸长。内部先白色发糠,后褐色干腐;在感病品种的秧蔓上可侵害2尺多长,甚至直达顶端。致使茎蔓黄缩不长,甚至枯死。有时能透过韧皮部,表皮黄褐皱裂,翻蔓时很易折断。
分布范围
甘薯茎线虫病在中国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辽宁、甘肃等省(市)均有发生;以山东、河北两省发病较严重。
侵染循环
因甘薯茎线虫是卵、幼虫、成虫同时存在,在育苗、结薯、贮藏过程中,对苗、蔓、蔓块、粗根,只要温度条件合适,几乎时时处处都可侵染为害。但是集中为害的部位是薯块,为害的盛期是薯块生长阶段最后一个月左右,这时一个薯块内往往有30-50万条线虫。靠近地面1尺左右的蔓内,一般也有数千条线虫。
用带有茎线虫的种薯上炕育苗之后,由于育苗的温度正适合于茎线虫的繁殖为害,线虫从种薯芽苗的附着点侵入,沿髓或皮层下向上活动,营内寄生生活。病秧栽人大田,茎线虫可以随着传人土内,但主要是在秧蔓内活动。顺着蔓子(根基)进入薯块顶端活动,向薯块纵深发展,而沿茎蔓向上活动,一般前期在侧蔓内不到半尺,但因分枝点高低而异。如是无病秧栽入病土,茎线虫在栽后12小时左右,大部即可从苗的末端白根或新形成的小薯块表皮自然孔口,直接以吻针刺孔侵入。如苗幼嫩、根部或小薯有伤口,则更利于侵入。
从春薯上剪的蔓子,因表皮组织坚硬,栽插时气候适宜,剪口愈合快,则侵入较慢,但侵入之后,在适宜的温度下,便不断产卵繁殖为害。每个雌虫每次产卵1-3粒,一生可产100-200粒,自产卵、孵化至成虫,完成一代约20-30天。由于世代重叠,所以往往同一时期卵、幼虫、成虫兼有,虫态很不整齐,没有明显的群体卵期、幼虫期、成虫期的界限。到了春薯将要收刨的前一个月左右,虫量已繁殖较多,薯内养分也最充足,其为害也愈烈。在夏薯上由于传染源少,栽期迟,发病晚,到收刨时则以成虫、幼虫和卵存活于被害春、夏薯块内和在蔓茎拐子内。但在窖藏或加工食用前的一段存放期间,还可继续为害、繁殖、甚至传播。
遗留在土内的茎线虫,则以成虫在土中越冬,并可在土中存活到第二年,或以后再栽插甘薯时又侵入为害。
流行规律
一般以湿润、疏松、通气、排水的砂质土、脊薄“白干土”,发病重;粘土地,有机质多的地块,极端潮湿和极端干燥的土壤,发病轻。在土壤中线虫多集中在干湿土层交界处,墒情好的地方(10厘米土层内)虫量占99%,干燥的表土层很少。在特旱时,涝洼地病重,高处发病14%,低洼处则达62%,并更加集中为害地下部分,导致薯块发病特重。雨水多时,在感病品种主蔓内上升为害,为害部位高,甚至害及蔓顶。
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有的品种蔓子发病严重,有的品种蔓子、薯块发病都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6:52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