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歌舞剧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原西北民族学院民族歌舞团,1964年归属甘肃省文化局管理,定名为
甘肃省民族歌舞团,1975年改为甘肃省歌舞团, 1993年改为甘肃敦煌艺术剧院,是国家文化部重点文艺表演团体之一。
剧院现总人数为259人。剧院领导5人,其中院长1人,书记1人,副院长3人。院部有人事科、行政办公室、业务办公室、总务科、财务室、艺术创作研究室和演出市场营销部等七个部门。业务部门有舞蹈团(分一团、二团和三团)、乐团(交响乐团和民族乐团)、合唱团、舞台美术工程部和艺术学校等专业机构。
专业技术人员平年龄22岁,演员阵容强大创作实力雄厚。艺术创作研究室的各位专家都是我省和国内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资深艺术家,在国家级的文艺理论研讨和艺术创作中,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另外,甘肃省歌舞剧院还有一批艺术造诣较高的艺术家,包括省级优秀专家、国家一、二级导演、作曲、舞美、演员等40多人。
多年来,剧院曾先后创作演出了《箜篌引》、《飞天》、《浔阳遗韵》、《俏胡女》、《天姿馨曲》、《西凉乐舞》、《凌波舞》、《唐韵胡旋》、《反弹琵琶》、《千手观音》等一部又一部优秀的大型歌舞剧目和大量独具物色、生动多彩的音乐舞蹈节目。
特别是1979年创编上演的《丝路花雨》在我国舞蹈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久演不衰的优秀保留剧目,曾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被誉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东方的《天鹅湖》。该剧已复排四次,累计演出1400多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2004年10月,被
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2005年元月,又荣获中央电视台、
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2005年中国基尼斯最佳项目奖”。90年代相继创作的《敦煌古乐》、《悠悠雪羽河》、《天马萧萧》和《敦煌情韵》等大型剧目深受观众欢迎,先后获得国家级重大奖项八个,省级奖项四十多个。1995年,剧院被
国家人事部和文化部联合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
在对外文化交流上出访过美国、朝鲜、法国、意大利、日本、泰国、俄罗斯、拉脱维亚、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德国、韩国、阿联酋及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甘肃省歌舞剧院将舞剧《丝路花雨》进行了创新修排,参加了第29届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