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门宦调查
李维建等创作宗教学著作
《甘肃临夏门宦调查》是李维建等创作的宗教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11年8月。
内容简介
该书共三章,第一章即调查报告部分,梳理临夏门宦历史、现状,指出门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他各章为调查资料和调查纪录。附录部分为主要是作者对资料的整理与思考。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伊斯兰教在临夏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和深远影响。唐朝时期,顺着丝绸之路来华的穆斯林传教人员或商人到达今临夏州的范围。历经宋元明清后,伊斯兰教在临夏州地区深深扎根,传播广大,发展成为中国西北伊斯兰教中心。这里有中国伊斯兰教的“四大教派”,即格迪目、伊赫瓦尼、西道堂和赛莱菲耶,“四大门宦”,即哲赫忍耶、虎夫耶、库布林耶和嘎德忍耶在临夏颇有影响,“四大门宦”下属30多个支派。因此临夏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理清临夏伊斯兰教门宦的发展,对于人们全面把握临夏伊斯兰教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甘肃临夏门宦调查》对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
作品思想
该书指出,宗教属于个人信仰,围绕个人信仰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却超越个人事务,关涉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宗教事务不再是个人私事,应纳入公共事务管理。但是宗教事务与私人信仰之间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使宗教事务的管理维度向来难以把握。管理过严,有干涉宗教信仰自由之嫌;管理过宽,各种问题则层出不穷。深刻理解宗教及其演变规律是管理宗教事务的前提,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对门宦事务的管理也是如此。门宦问题的解决,并非都是政府的责任。许多问题纯属门宦本身的问题,解决与否,如何解决,都是门宦的事情。政府只是作为一个公共利益的管理者,管理自己分内的事。分析、认识、处理宗教事务仍离不开马列主义的指导。宗教问题表面上是信仰问题,根本上却是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分析宗教问题的方法论是将宗教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解决门宦事务相关问题,不能只到门宦的思想、学说、仪式当中去寻找,而应该考察门宦内部及其与周围社会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该书提出依法切实监管门宦、拱北的财务收支,根除争夺财权的诱因。宗教组织与非宗教组织在物质的层面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神圣性。研究发现,门宦中教争的根源在于争夺“三权”,即教权、财产权、清真寺管理权,其中核心是争夺财产权。门宦扩张不但是宗教本能,有了物质利益的诱因,则扩张的欲望更迫切。基于物欲的宗教扩张有可能引发教争。门宦出事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门宦制度未转变为现代门宦制度,世俗性的因素太多。门宦财务的不清晰、不透明是门宦事务管理中的难点之一。在当代,规范门宦财务透明已经拥有更多的行政法规支持。如2004年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第16条规定:“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2010年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则有更详细、更具操作性的规定。能否真正规范门宦拱北的财务,破除“老人家”对财权的垄断传统,斩断门宦教争重要的根源,关键看这两部法规的实施情况。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李维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硕士(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2007年)。2009年4月—7月,在非洲乌干达共和国马克雷雷大学任访问学者。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美国西北大学非洲伊斯兰教研究所任访问学者。
参考资料
甘肃临夏门宦调查.中国国家图书馆.
李维建.中国宗教学术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13 23:39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