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福(1768~1834)清藏书家。字德基,号梦天,号梦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甘国栋长子。甘福幼嗜藏书,年长后建书楼为“津逮楼”,藏书共达10万余卷,人称“蓄书之富”,推甘氏“津逮楼”为最。其中很多是宋元善本,极为珍贵,如稀世之珍,宋代
赵明诚所著的《金石录》。卢前在他的《冶城旧话》中称,甘氏富收藏,曰“津逮楼”,金石器物最著,不亚于吴门潘文勤祖荫也。
甘福惜老怜贫,乐善好施,被乡里人称为“孝义先生”,道光十八年(1838)受旌表,塑像祀于南京夫子庙大成殿,编有《津逮楼书目》18卷,著有《钟秀录》等。甘福去世后,津逮楼藏书由其后一辈甘煦等5房共管。
家世殷实,嘉庆年间江南饥荒,出粮食百担和捐金赈灾,得朝廷褒奖。道光间,以议叙官按察司经历。生平嗜学慕古,蓄书极富,家世富藏书。其幼嗜藏书,年长后模仿浙江宁波藏书楼“天一阁”,于道光十二年(1832)建藏书楼“津逮楼”,取《水经注·河水》语句:“河北有层山,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价,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上罕有津逮者,因谓之积书岩”,“谓学海津梁,将以觉迷而逮后人也”。既是石头(建筑),又有津逮之名。因对图书收藏的喜爱超过
书画收藏,凡是来自城乡的古书,往往重金购买,甚至租船去江浙一带寻书,藏书共达10万余卷,人称蓄书之富,首推甘氏“津逮楼”。另有书室“保彝斋”。编有《津逮楼书目》16卷,朱珔作序。管理谨严,订家规云:“至亲密友不得私自借书下楼,愿就读者,听;违者以家法治”。刻印过《帝里明代人文略》22卷附后1卷等书。著有《钟秀录》、《保彝斋日记》等。后一辈甘煦等五房共管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