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坑客家凉帽是深圳客家妇女过去的常见装束,也是深圳客家文化的缩影。
历史渊源
客家凉帽在岭南客家地区流传广泛,清代已见诸于各种笔记杂谈,如晚清史学家姚莹在《康輏纪行》卷十四(同治刻本)记载:“余初至广东,过大庾岭,见妇人担负者,首戴帽如草笠,空其顶以出髻,有帷四垂,深约四寸,轩其前,轾其后。嗣至闽中,妇人担负者亦然。”深圳市龙岗区甘坑曾是著名的凉帽村,当地制作凉帽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代嘉庆年间。
甘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往北十公里的山区小山村,村中有座凉帽山。此山种有几百亩“单竹”,该竹很特别,竹头竹尾一样粗大,节间长1米多,易开蔑。甘坑村祖传绝活是师傅用牙“撕蔑”,而且竹蔑需多薄就能“牙咬”撕出多薄,织出的“凉帽顶”竹蔑均匀、轻巧,竹的原色好,花纹图案多变。深圳、香港新界、东莞、惠州一带客家地区妇女,甚至东南亚、欧、美唐人街中的深圳藉妇女都喜欢它,即使不戴,也买一两顶挂在墙上装饰,聊解乡愁。
甘坑凉帽从张锦超公传天第6代,鼎盛时期是在解放后,家家是凉帽作坊,全村人都会织凉帽,该村是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唯一的凉帽出口生产基地。甘坑村以工艺品“凉帽”命名为凉帽村,这种命名在全国并不多见。
工艺特征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包括竹织、扫桐油、弥帽和上帽等四个环节,整个生产过程有33个工艺程序。其中,竹织环节包括裁竹、刮竹青、破篾、削篾、撕咬篾青篾囊、削篾框条、晒篾片、织帽箔、裁心仔、织“头碌”、织花纹图案“帽笪”、剪帽箔内圈、做帽框、编“帽蛇”、缝帽蛇、弓帽、扎水藤等18道工序。扫桐油环节包括煮桐油、扫桐油和晒帽等工序。完成扫桐油环节,客家凉帽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之后通过弥帽和上帽等环节,点缀凉帽上的帽帘和装饰等。
甘坑客家凉帽按规格分大、中、小三种,一般而言,中年妇女常用用直径60厘米的大号,老年妇女则多用50厘米的中号,未婚妇女喜欢用42厘米的小号。凉帽箔按竹篾片宽度分,有中老年妇女常用的粗纹凉帽和姑娘爱用的为幼纹凉帽两种,其中幼纹凉帽也多为新婚女性的结婚礼品。凉帽顶箔编织有“满天星”和“娥眉花”2种常见花纹,还有“福禄满堂”、“风调雨顺”等字样图案的花纹。
甘坑客家凉帽具有圆孔头顶透气、遮阳凉爽、轻便、美观、实用特点,是岭南客家文化特色的生活用具,在深圳客家地区,戴不同的凉帽能区分出少女、已婚妇女,如未婚女孩的凉帽花带花穗是白色,已婚少妇花带花穗是红色,中老年妇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红绿黑杂色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具有地域、历史文化、工艺和地方习俗特征,有手传口授的民间手工艺特点和独特技艺,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和民俗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的工艺复杂,工时较长,加之近年来市场上机械化生产的帽具琳琅满目,买凉帽的人锐减,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濒临失传境地,急需加强保护。
传承人物
张航燕,男,1955年生。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属于家族传承。1970年开始在甘坑凉帽厂工作,1980年任凉帽厂副厂长。他制作凉帽的基本功扎实,因篾片质脆,极容易断,因此极其需要耐心和细心,其中在咬篾工序中要注意咬出的篾青、篾囊厚度均为0.01厘米,薄而不破,脆而不断。在编帽蛇的工序中同样讲究心无杂念,用不多不少51厘米长的9皮篾,编成直径14厘米的帽蛇,十分讲究技巧。一直以来,他积极参与各项大型展示展演活动,曾参与了深圳市群艺馆、博物馆举办的多个非遗展览。同时,在深圳市举办的多届文博会上,在深圳会展中心、大运文化园、甘坑客家小镇等多个地方作客家凉帽技艺的展示和演出。还于2015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应邀到惠州博物馆进行现场展演,同年参加了在云浮举办的“文化遗产日”广东分会场系列活动,为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的传承与推广不遗余力地做出贡献。
保护措施
2013年11月22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6 10:55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