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上中国
胡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
《瓷上中国》是胡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2014年5月首次出版,2017年4月出版修订本。
内容简介
该作品通过对景德镇不同层面人群对象的采访,对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历史和现实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思考,展现了景瓷千百年来演变发展的历史及特点,勾勒出其对世界各大陶瓷产地的影响和关联,以及对中国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求新求变的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与探讨。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在《瓷上中国》中,作者犹如一位忧心忡忡的学者,面对一个文化大国在文化上的日益贫弱,内心深感不安。在作者看来,发展有快慢,但是真正扎实强劲的发展一定要有强悍的文化力量作为支撑,软实力的发展丝毫不能懈怠、不能放松,要将文化软实力同经济硬实力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景德镇和瓷文化这个窗口看过去,人们足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发展的艰巨性。中国如此浩大、如此古老,当代中国人绝对不能断了自己的文化气脉,恰恰相反,崛起的中国应该更有能力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景德镇虽不发达,它的步伐比较慢,但是它的文化发展理念是先进的、可取的,应该被描述出来,成为一面镜鉴。这正是胡平所要做的事情。
艺术特色
《瓷上中国》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作者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财富故事,生动刻画了一个个点石成金的人物及其传奇。但是,作为报告文学作家,胡平始终保有着自己鲜明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在描述这些财富传奇时,在讲述仿古做旧、雅贿、评定工艺大师等各种掌故时,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审视的眼光,对当代社会不断膨胀的欲望、扭曲的金钱观等都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该作品行文风趣、形象,作者引用雨果和陈丹燕的文字,描述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时,一个抢、一个烧,宝瓷流落海外,“最好不要想起它们是怎样离开自己的家乡的”。又如:“听结巴的人讲话,如同自己在公交车上扒人钱包,紧张得不行”;“领导变脸比翻书还快”;“真古董怎么看都是金枝玉叶的大姑娘,不可能是拉了脸皮、缩了肚皮的半老徐娘”;“两个乡下人像割韭菜一样,割去了权威不可一世的自信”等等。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2014年9月,《瓷上中国》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2014年12月,《瓷上中国》入选2014年中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排行榜。
出版信息
《瓷上中国》于2014年5月首次出版,2017年4月出版修订本。
作者简介
胡平(1947—),江西南昌人,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基本以写作为业,现任职于南昌大学胡平工作室,研究员;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报告文学、历史与文化批评类作品近500万字;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文学奖等。
参考资料
瓷上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06 22:5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