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瓮(读作:wèng)为现代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该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的小篆,其本义为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文字源流
瓮是一个形声字,从瓦,公声。汉·扬雄《方言·卷五》:“瓮,罂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罂。”故而本义是一种口小腹,用以盛东西的陶器。后来引申指姓氏。在后世的发展中,也讹写一俗体形声字“甕”。
瓮有异体字“罋”也是一个形声字,从缶,雍声。它的本义是一种汲水的器具,《说文解字》云:“罋,汲瓶也。”后来由于瓮、罋二者读音相同和字义相近,而完全混同。
在新中国的汉字规范整理中,以“瓮”为正体字,罋、甕为异体字淘汰不用。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午集上】【瓦字部】瓮 ·康熙笔画:9 ·部外笔画:4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乌贡切,翁去声。《说文》罂也。《博雅》瓮,甁也。《扬子·方言》赵魏之郊谓之瓮。《抱朴子喩蔽卷》四渎之浊,不方瓮水之淸。巨象之瘦,不同羔羊之肥。 《集韵》或作甕。
(甕)《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乌贡切,同瓮。《玉篇》甖也。《韵会》没甁也。《易·井卦》井谷射鲋,甕敝漏。《礼·檀弓》醯醢百甕。《李斯上秦始皇书》夫击甕扣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眞秦之声也。
又《礼·儒行》蓬戸甕牖。《疏》甕牖者,谓牖牕圆如甕口也。
又云:以败甕口为牖。《庄子·让王篇》桑以为枢,而甕牖二室。《注》屈桑条为戸枢,破甕为牖,各一室也。
又《庄子·人闲世》甕㼜大瘿说齐桓公。《注》甕㼜,大瘿貌。
又《集韵》亦作罋。
又作𦉥。《前汉·张骞传》大宛国献大鸟卵,如甕。《注》一作𦉥。
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於容切,音雍。《前汉·西域传》乌弋国有大鸟卵,如甕。《师古注》音平声
又《集韵》委勇切,音壅。
又於用切,壅去声。义𠀤同。
字形书法
书写提示
字形对比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wəŋ˥˧ 日语读音 MOTAI韩语罗马 ONG现代韩语 옹
客家话 [海陆腔] wung5 [客英字典] vung5 [台湾四县腔] wung5 [梅县腔] wung5粤语 ung3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瓮详细解释.国学大师.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3 15:05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