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莱里·捷杰耶夫,出生于1953年5月2日,俄罗斯指挥家。瓦莱里·捷杰耶夫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曾任荷兰鹿特丹爱乐乐团艺术总监(1995年-2008年),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2007年-2015年),人称“指挥沙皇”,现任
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总监。
人物经历
1953年5月2日,捷杰耶夫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1972年-1977年,他在著名的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并得到“俄罗斯指挥艺术一代宗师”伊利亚·穆辛(Ilya Musin,他曾一举培养出特米尔卡诺夫、捷杰耶夫以及比契科夫三位俄罗斯指挥家)的指点,得到了“圣彼得堡指挥学派”的真传。1976年,23岁的他赢得了柏林“卡拉扬指挥大赛”第二名,自此开始受到国际乐坛的瞩目。1978年,他进入基洛夫剧院担任当时的音乐总监泰米卡诺夫的助理指挥,他在基洛夫首演的是普罗柯菲耶的歌剧《战争与和平》。1981年,他应邀担任亚美尼亚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1988年起,接任马林斯基剧院首席指挥和艺术指导,同时兼任剧院经理的职责,使剧院重获生机。1989年7月与PHILIPS唱片公司签约,首张专辑为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柴科夫斯基《雷米尼的法兰西斯卡》(已绝版)。
1990年8月,捷杰耶夫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坦格伍德音乐节演出,这是他作为指挥家在美国的首次亮相。1992年夏季,他带领基洛夫歌剧院乐团敲开了
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大门,而大都会歌剧院成立100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外国的歌剧院在那里登台演出过,捷杰耶夫登上英国《留声机》杂志的封面,同时,《时代》周刊也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1993年,他在芬兰创办了首届米克林音乐节;在圣彼得堡创办首届“白夜之星”国际音乐节。1994年,他获选多伦多国际古典音乐奖中的“年度指挥家”奖;被《独立报》评为“年度音乐家”。1995年,他担任鹿特丹爱乐乐团首席指挥;获选《美国音乐》杂志“年度指挥家”。1997年,他成为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客座指挥。同年,他首次应邀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998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上,他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再度合作,演出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造成极大轰动。评论认为,他的超水平演出,可以和前辈穆拉文斯基的诠释相媲美,精彩绝伦。1997年和1999年,他都获得了俄国艺术最高奖项“金面具”奖中的最佳指挥。2000年,他获得了俄罗斯“胜利”艺术大奖。
另外,自1988年首次合作以后,捷杰耶夫就与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乐团方面于2005年决定捷杰耶夫接替英国国宝级指挥家
科林·戴维斯出任伦敦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捷杰耶夫还曾于2007年和2011年两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美泉宫夏夜音乐会“,舆论普遍认为捷杰耶夫与维也纳爱乐的合作愉快很可能让其在数年之内登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
2012年3月,捷杰耶夫又带领伦敦交响乐团来到中国演出,这也是伦敦交响乐团首次踏足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
2013年12月,慕尼黑爱乐乐团宣布,捷杰耶夫将于2015年起正式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一职。
2020年9月,捷杰耶夫受邀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2020美泉宫夏夜音乐会。
2022年2月24日,卡内基音乐厅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发布联合声明,称捷杰耶夫将不再登台此次演出,改由大都会歌剧院的音乐总监、指挥家雅尼克接替。俄罗斯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也不作为独奏家出现。同时,卡内基音乐厅还取消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5月在捷杰耶夫带领下的两场音乐会。
指挥风格
作为在前苏联音乐培养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精英,捷杰耶夫的指挥风格与前苏联穆拉文斯基等老一辈指挥家的风格一脉相承,他棒下的音乐节奏雄壮有力,且更强调大动态对比。捷杰耶夫一般采用徒手指挥,他纤细的手指以及略有些神经质式的颤抖动作对乐队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尤其在指挥其“子弟兵”基洛夫歌剧院的音乐家们演出俄罗斯式的芭蕾舞剧作品时,更显得淋漓尽致,能给予观众十分特别的音乐享受。
捷杰耶夫以指挥俄罗斯芭蕾舞剧作品为主,并能准确阐释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等各个乐派的音乐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捷杰耶夫指挥的普罗科菲耶夫作品(包括他最富盛名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交响乐作品等),被公认为经典版本之一。另外,他还曾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指挥马勒全本交响乐,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
与一些深居简出的指挥家不同,捷杰耶夫对社会活动十分热心,还会对一些重大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在2004年俄罗斯发生“别斯兰人质事件“之后,捷杰耶夫公开发表声明反对暴力,还特别组织了一场音乐会悼念事件中的遇难学生;在与乐团的排练中,捷杰耶夫往往精益求精到了“苛求”的程度,由此得到了“沙皇”的绰号。不过他本人对此不以为意,并认为基于对马林斯基歌剧院的深厚感情,他有理由这样做以保持歌剧院的艺术水准能够居于欧洲前列。
不过在一些音乐会(尤其是现场音乐会)上,大师还是会展露出与平日的严肃不一样的幽默的一面。比如在2007年“美泉宫夏季音乐会”上,当最后哈恰图良最有名的《马刀舞曲》一曲终了,大师竟然与现场观众开起玩笑,“信不信我们能演得更快?再来一遍!”于是就和乐队以更快地速度自行把马刀舞曲又演了一遍,让现场气氛推向巅峰。在另外一场音乐会中,捷杰耶夫指挥乐团演奏肖斯塔科维奇改编约翰·施特劳斯的《游览车快速波尔卡》时,掏出一根”牙签“当指挥棒,让现场观众忍俊不禁。捷杰耶夫由此也得到了”牙签哥“的绰号。
家庭背景
1953年5月2日,瓦莱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出生于莫斯科。他的父亲阿比萨尔·捷杰耶夫(Abisal Gergiev)是一名军官兼旅长,母亲塔玛拉(Tamara)是一名仪表工程师。捷杰耶夫六岁时,全家搬到了他父母的家乡——高加索地区北奥塞梯的首府弗拉季夫卡兹。他在中学时上了他的第一堂钢琴课。作为一个小男孩,捷杰耶夫在音乐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优越的才能。捷杰耶夫是一个喜欢爬树和踢足球的普通男孩,但是当他和他的妹妹拉里萨(Larisa)开始在著名的音乐学校学习时,音乐征服了他的心,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决定要成为一名指挥家。
中国演出
2007年12月25日,作为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首演,俄罗斯歌剧《伊格尔王》如约出现在中国舞台上。指挥捷杰耶夫笑着说:“我们从来没有在新年夜的时候在国外演出,也从来没有歌剧和芭蕾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出。这一次算是为中国破例了。”
2023年3月,受国家大剧院邀请,捷杰耶夫将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回归中国舞台,这是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时隔三年半再次与中国观众见面。3月27日,瓦莱里·捷杰耶夫在国家大剧院出席媒体见面会并且回答记者提问,分享中俄两国艺术机构文化交流感想并透露演出看点;同日,捷杰耶夫携手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再次登上
国家大剧院的舞台,音乐会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红旗颂》开篇;3月30日,捷杰耶夫将与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共同演绎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国际活动
1991年,捷杰耶夫在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初次登台,指挥了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1993年,瓦列里·捷吉耶夫在伦敦皇家歌剧院首次指挥了彼得·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994年,他和普拉西多·多明哥一起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了朱塞佩·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从那时起,捷吉耶夫艺术大师就成功地继续与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合作。从1997年起,世界和平乐团的创始人乔治·索尔蒂逝世之后,瓦列里·捷吉耶夫与该乐团合作。他还与柏林、巴黎、维也纳、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爱乐乐团合作,并与芝加哥、克利夫兰、波士顿、旧金山等城市交响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的王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从1995年一直到2008年,瓦列里·捷吉耶夫担任鹿特丹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他现为该乐团的名誉成员。从2005年至2017年,他担任伦敦交响乐团艺术总监。从2015年秋天以来,捷吉耶夫艺术大师为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领导。而从2018年夏天起,他为韦尔比耶音乐节的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
相关合作
自2011年以来,捷杰耶夫一直为彼得·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组织委员会主席。瓦列里·捷吉耶夫非常重视与年轻音乐家的合作。在他的倡议下,全俄合唱团协会复兴了,而以它为基础的俄罗斯儿童合唱团在马林斯基剧院新舞台(马林斯基-2)、莫斯科大剧院以及在第二十二届索契冬季奥运会闭幕仪式演出过。自2013年以来,瓦列里·捷吉耶夫与美国国家青年乐团合作。他还经常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音乐节、韦尔比耶音乐节和札幌太平洋音乐节的青年乐团一切演出。自2015年以来,马林斯基剧院举办“马林斯基NEXT”音乐节,该音乐节每年把来自圣彼得堡的儿童和青年乐队召集到一起。
获奖记录
人物事件
2022年3月1日,德国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瓦莱里·捷杰耶夫因为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总统攻打乌克兰的行为,包括面对慕尼黑市长迪特·莱特(Dieter Reiter)于上周五对他下达的最后通牒,要求他必须在2月28日之前谴责“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野蛮战争”时,他仍拒绝这么做,这位欧洲著名的俄罗斯音乐指挥家,就这样失去了他首席指挥的工作,尽管他的合同还有三年才到期。
当地时间2024年3月30日晚,一场纪念音乐会在遭遇恐袭的音乐厅旁举办,悼念恐袭事件中的遇难者。当天,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恐袭现场旁临时搭建起舞台,俄罗斯指挥家捷吉耶夫率乐团演奏。在演出前首先举行了默哀仪式,人们表情肃穆,共同悼念恐袭事件中的遇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