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岭村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下辖村
瓦岭村位于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中北部,距离镇政府约7公里,中心位于东经110°909′、北纬21°772′,总面积约0.25平方公里。
村落概况
清朝乾隆年间茂名县六楼(今高州谢鸡曾屋村)曾氏子孙迁居于今村西200米处旧屋地,在今村中屋背底岭西面古井旁建立瓦窑烧瓦作为生计,后因旧屋地三面环河,过河不便,经常受浸,再迁居于瓦窑旁故名瓦窑岭,新中国后更名为瓦岭,是今茂名市境独一无二的地名。1958年成立瓦岭生产队,1983年设立瓦岭村。
1941年属茂名县第二区;1953年属茂名县第五区竹山乡;1956年属茂名县分界区世华乡;1958年茂名县改高州县,属高州县分界公社世华大队;1979年高州县分界公社部分析置茂名市山阁公社,瓦岭随之;1987年属茂南区山阁镇。
经济状况
瓦岭属台地平原地貌,村境呈蟹状,中部为村落,东部、南部、西北部均为水果种植区域,西南部为农业种植湿润区。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短夏长,阳光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小时,热量丰富,年均气温23℃,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600毫米,有洪涝、有寒露风、台风、干旱等气象。大坑(河流)从村境西侧自北向南流过,小坑在村境西部流入大坑,地处两河汇合之处,农业灌溉用水十分便利,主要以耕种水稻为主,辅以栽种经济作物,有花生、茄子、青瓜、辣椒、玉米、肉豆等等,水果主要以种植荔枝、龙眼、香蕉、黄皮、大树菠萝等等。在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经商、养殖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基础设施
瓦岭基础设施完善,1983年通电,1998年通电话,2003年通网络,2004年通有线电视,2008年实现村道硬底化,2010年通自来水,2016年村中主干道路实现路灯亮化。金瓦大道自北往西半环村内,中心路、瓦竹大道自北往南纵贯村中轴与金瓦大道交汇形成X型交通枢纽,金瓦大道北行为北出口,距汕湛高速5公里;瓦竹大道南行为南出口,1.2公里达280省道,距茂名市区12公里。拥有魁梧的古榕树,百年的古庙,淳朴的风情,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新农村。
领导组织
瓦岭旅游
福德境
福德境是历代瓦岭村民敬奉神灵祈福之圣地。相传清朝茂名县南部有个曾氏聚居烧瓦为商的地方叫瓦窑岭(今瓦岭),当地生长了一棵榕树(今古榕树),在某日树底下出现了一块疑似三角形的石块(称神石),石前点燃着三支香,从此当地居民在此敬奉神灵,从此这里祈者福荫,拜者庇佑,丁财昌盛,人才辈出,老少康宁。于是当地居民集资在榕树旁修建了福德境庙,并将神石接入庙内敬奉。
瓦岭古井
瓦岭古井位于瓦岭村西北,是曾氏先祖为子孙后代开出的不竭之泉。20世纪90年代,家井普及,古井无人饮用,后因缺乏维护,井壁坍塌,毁于一旦,是侧传统固已式微。而井之坍塌,不忍先祖功业湮没,复为保留古井记忆, 2018年11月13日,由曾振华牵头并与曾文强作主要出资对古井动工修缮。
崩 槽
崩槽位于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瓦岭村内东北部园坑上游,是一个自北往南呈带状自然形成的盆地,槽长150多米,最高最宽为最北端分别为10米、15米,最矮最窄为南端与屋背底岭脚交接。
屋背底岭
屋背底岭,是瓦岭村的最高峰,位于瓦岭村内东北部,因瓦岭村内的房子一般都背靠着这个岭而得名,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瓦岭的名字也因清朝乾隆年间在这个岭西面建有瓦窑烧瓦而得名,也可称为瓦窑岭。境内金瓦大道自北往南跨过岭顶后往西南方向通往村中心,这里也是瓦岭村的主要出入通道;岭的东边岭脚沿着一条叫园坑的大坑河支流,历史上瓦岭祖先在这带种菜,因是利用这条坑的水来灌溉故称菜园坑,之后简称为园坑。
瓦岭村牌
瓦岭村牌位于瓦岭村北村口,是瓦岭村地标性建筑,总高度2.4米,由瓦岭籍曾福剑设计,于2009年11月竣工。
瓦岭村办公楼
瓦岭村办公楼挂“瓦岭村民小组”和“瓦岭经济合作社”两套牌,是全市少数自然村建有的办公楼。于2012年8月21日动工兴建,工程由瓦岭村老建筑设计师曾文堂设计建设,于2012年10月2日正式揭牌投入使用。
办公楼座落在瓦岭村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西南端舞台,坐南朝北,内设阁楼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是瓦岭村民小组委员会、瓦岭经济合作社行政办公楼,集休闲娱乐、开会集会、行政服务、信息传播、广播文化于一体。
地址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瓦岭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6-10 12:28
目录
概述
村落概况
经济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