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南宋张元干词作
《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是南宋词人张元干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世事变幻莫测,人的政治理想遭到扼杀,功名变成一堆尘土。下片写眼前景物虽与昔日依旧,但时局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词言短意深,从主客观多方面开解友人,寓郁愤于旷达开朗。
作品原文
瑞鹧鸪1·彭德器2出示胡邦衡3新句4次韵5
白衣苍狗6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7。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
风光全似中原8日,臭味9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10?醉来赢取自由身。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天上的云朵,一会儿象件白色的衣服,一会儿又变得象只黑色的小狗,这和世态一样,真是变幻无常;千古以来的功名,那不过是一堆尘土。好的是悲歌一曲《将进洒》,不妨大家同来共赋李白的《惜余春赋》。
尽管眼前的景色与昔日中原的自然风光、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世态剧变,那种种志趣相投的情谊,还须要我们这一辈人。暮春雨后不知花落了多少,借着酒醉可不受拘管了。
创作背景
词题中出现的两个人物都是词人的好友。胡铨(字邦衡)是一位遭贬谪的官员,在困厄中依然笔耕不辍,多有兴寄愤慨之语。彭德器亦是一位有胆有识之士,与胡铨志同道合,甘心冒风险为之传递新词。胡铨的词作最终传到张元干手中,激发了他对时局和自身命运的思索,积压的万千愁绪涌上心头,于是有了这首和韵词。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词人构思新颖,意旨深邃,融世事于念远,在词作中蕴涵着广泛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他感叹于有志之士的激愤压抑,又对南宋的苟安偷生无可奈何,因此词作的情感非常纠结抑郁,让人掩卷唏嘘,不忍卒读。
词的开头“白衣苍狗变浮云”,是从杜甫诗《可叹》中的“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二句得来,相较杜甫的比喻手法,词人直陈白衣苍狗变作浮云,将世事的离奇变幻直接和盘托出,出语惊厥,表达了自己的激愤之情,也无形中创造了阔大的境界。
紧接着“千古功名”一句,转言词人政治理想的破灭,表现出深深的惋惜喟叹之感。古人有“意气都成一聚尘”的名句,词人在此处夺胎于前人,借前贤的悲慨牢骚,抒发古今一辙的无奈困顿,情感得到了无限的叠加。
“好是悲歌将进酒”二句进一步借古诗抒发词人对政治上遭受迫害的友人的不平。《将进酒》中抑郁不得志的怨愤意气,《惜余春赋》中念远怀人的伤感氛围,在这首词中叠加呈现,得体且准确,使词作的主旨变得鲜明,词人对于胡铨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纤毫毕现,悉达笔端。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两句为词人对友人处境的想象,谪人远走僻乡,心中时刻不忘中原,以至于目光所到之处全是家乡的影子。而他回顾身畔,却没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免落寞孤寂,方知“臭味要须我辈人”,此处臭味即气味,指志趣相投,是词人与友人的隔空应答。两句前者是友人处境,后者是词人心绪,两相交叠,共同融合在词人的想象中。
末尾两句,词人将思绪转向现实,传达了对时局和自身命运的思考。“雨后飞花知底数”化自杜甫《曲江》中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抒写暮春时节对无数落花的惋惜之情,也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暗淡前途。
“醉来赢取自由身”,以情收束,表达词人对友人的劝勉和对自己的安慰。“自由身”是指不受拘束,此时胡铨已失去自由,“自由身”只得从酒醉中赢来,虽然并非真实,但多少是一种安慰。而对于词人来说,虽未受制,但也是不得自由,同样只能在醉后才能有片刻的自我,这一深刻的表述,将困顿的时局和世人的心绪描写得真实传神。
名家点评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济平:这首词的构思新巧,融世事于风景之中,以景衬情,境界凄清,含意深邃。令人读来感触到南宋时代的悲剧与词人心灵压抑的激愤。(《唐宋词鉴赏辞典》)
作者简介
张元于(1091年一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建永福县人。北宋末年之太学生。曾积极赞助李纲抗金。高宗时,因作词送主战派李纲、胡铨,遭秦桧迫害,下狱削籍。著有《芦川词》,词风多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1:1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