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大地震(Qiongzhou Earthquake),又称琼山大地震、琼山地震、琼北大地震。是指明
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1605年7月13日午夜),
琼州发生的7.5级
大地震,震中在今
琼山县塔市与
文昌县铺前之间。
地震经过
发生原因
专家们认为有三个方面,东寨港—清澜港断裂带是琼北地震的主要
发震构造,质软的内
地层结构作为基础条件,不稳定的
区域成为诱发线,1605年的琼北大地震就是因此而形成。
该地震是在主压应力轴约为北西300°方向的水平应力场作用下,发生于强烈上升与强烈下降的现代地垒与地堑的边缘转折地带。发震断裂可能为一对X型的北东东向和北北西(以前者为主)的高角度平推正断层。
时间位置
据史书记载,明万历年三十三年间(1605年)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
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州发生7.5级大地震,震中在今琼山县塔市与文昌县辅前之间。受灾最严重的是琼山、澄迈、临高、文昌四县。
大地震导致陆地沉陷的幅度在3至4米,陆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陆沉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当地70多个村庄(一说100多个村庄)陆陷成海,“海底村庄”成为琼山一绝,这次大地震是整个沉陷体块垂直下降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地震史上罕见。
产生影响
村庄塌陷
琼山市东北海岸的
东营港、北创港、
东寨港和
文昌县辅前港等地的波涛之下,隐蔽着72个“海底村庄”,即
琼州大地震遗址,位于海口市美兰区东寨港至文昌市铺前镇一带的海湾海底。
这场大地震过后,有72座村庄和千顷田野颓然陷落,山化海、人为鱼,伤者十之八九,小溪般的东寨河变成了一片汪洋。此次地震陆陷成海遗迹的部分达百余平方公里,形成世界罕见的“
海底村庄”。“幸存”的是,距文昌铺前镇1.5公里的琼山区
北港岛、浮水墩沉而不灭,孤浮海面。
对于这次大地震,多个史料包括《
琼州府志》、《
琼山县志》和《
文昌县志》等均有记载:“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大地震,公署民房崩倒殆尽,郡城中压死者几千。”“官房、民舍、祠堂、城廓、坊表等倒塌殆尽,田地陷没者不可胜记。”
河流淹没
明正德(1506一1521)《
正德琼台志》和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文昌县志》的记载显示,古代的“三江水”少了一条支流,这条消失的支流大震前源自焚艛岭,按历史地图位置和文字记载,在今东寨港东北,珠溪河以北的铺前镇附近。
这条支流在大震后
清朝以来的史料再未提及,地形图上也无明确显示。史料记述,大震后的三江水与文昌县城的距离较大震前南移约5公里,其位置正好是现今珠溪河西南的部分
东寨港。由此可见,这条支流要么因大震而堙没,要么因大震陷入如今的东寨港大海里。
发生海啸
认为我国东南沿海由历史地震和
古地震导致的海岸快速下沉曾发生过多次,它们都可能伴随海啸,其中就包括琼北地震。
一是琼北大地震震级大,达到里氏7.5级;二是近岸海底及与海底相连的部分海岸陆地发生迅速的构造位移且竖直位移显著,造成大面积陆陷,海水突然涌向低洼的海底和陆地,淹没大量的耕地、房屋。三是虽然海岸带不具有近海和远洋中那样达百米、千米或数千米的水深,但当时北侧与东寨港相连的琼州海峡同震下沉处部分水深可能达数米至数十米。
土地下陷
1605年琼州大地震时在铺前港一带海边发生大片陆地沉陷,造成三江水变迁,东寨河成为三江水之一,大震后至今380年来沿东寨河地区继续发生大幅度缓慢下沉,终于使东寨河演变成今天海南岛伸入内陆最长的港湾——东寨港。
大震后,由于东寨港继续下沉,沿岸陆地经历着陆地-半草地-草地-红树林沼泽区-浅滩的演变过程,港湾中出现一些新的河流,沿岸一些高地逐渐成为港湾内小岛,由于海水冲刷,使小岛快速缩小,最后终于演变成浅滩沉到海面以下或被冲刷殆尽。东寨港逐年扩大,由琼州大地震加宽了的东寨河终于演变成今天壮观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