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琼崖(海南岛)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革命武装。
1932年8月,国民党粤军警卫旅陈汉光部会同驻海南岛部队对琼崖红军独立师发动第二次“围剿”。至翌年1月,红军独立师被打散。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率红军和机关人员100余人撤到母瑞山,后因疾病和给养困难,锐减至26人。与此同时,在东部,红军10余名战士与中共万宁县委带领的部分干部和赤卫队,在万宁六连岭坚持斗争;在南部,中共陵(水)崖县(今三亚)县委找到40余名战士,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红军第5连,以尖峰岭为基地开展斗争;在东北部,中共琼文县委带领1个短枪班在琼文地区(琼山东部和文昌西北部)坚持斗争。此外,在西北部、西部,还有一些红军失散人员和共产党员坚持隐蔽斗争。5月,冯白驹率20余人从母瑞山突围与琼文地区坚持斗争的人员会合,遂将队伍编成4个游击小组,采取化装奇袭、选点伏击等战术,积极打击国民党军分散的小股武装和地方民团。1936年5月,中共琼崖特委成立工农红军游击司令部,朱运泽任司令员,王白伦任政治委员,下辖7个支队(相当于班),共约100人。此后,红军游击队在广大群众紧密配合下,积极开展恢复根据地的斗争,到1937年6月,斗争形势有较大好转,红军游击队恢复到200人。7月,中共琼崖特委在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和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的指导帮助下,开始与琼崖国民党当局进行团结抗日的谈判,经1年多的谈判斗争,终于在1938年10月22日与其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同年12月5日,琼崖红军游击队300余人在琼山县(今海口市琼山区)云龙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马白山任副队长,下辖3个中队和1个特务小队。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