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如诉》是法国作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8年。
内容简介
戴巴莱斯特夫人陪着儿子在第二拖船停泊港旁边的吉罗小姐家学钢琴。儿子不愿学钢琴却为了母亲的意愿不得不学。但是他性格倔强,坚持不肯回答老师的问题,却又能弹出好听的音乐。在一次上课的时候,双方正在僵持,窗外传来一声悠长的女人的呼叫。事故发生在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门前已经被人团团围住。警察来了,戴巴菜斯特夫人也在儿子下课之后挤到人群的最里面张望。一个女人直僵僵地躺在地上,旁边一个男人却一直在拥抱亲吻着她。警察带走了他,但这桩情杀案却在安娜·戴巴莱斯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天,戴巴莱斯特夫人带着儿子散步,不由自主地又来到了这家咖啡馆。孩子跑到外面的人行道上去玩了,安娜·戴巴莱斯特却要了酒,一杯一饮而尽。第二杯依然如此。咖啡馆里唯一的一个男人放下报纸,与安娜搭上了话。他们谈论起那桩罪案。他们看来,那是因为爱情上的难题无法解决,因为绝望而发展到了这一步。他们继续聊着,男人却认出了她是进出口公司和海岸冶炼厂经理的太太,住在海滨大道尽头一处漂亮的房子。太阳西沉,安娜也拉好大衣准备离去,却约好由男人再去了解其他情况,下次见面时谈论。
接下来的一天,孩子放学后又被母亲带到了海边散步,进了咖啡馆。咖啡馆里依旧只有那个男人,他叫肖万,看到安娜进来时脸色苍白。孩子出去找到玩伴,而戴巴莱斯特夫人则被那个肖万请到一张台子边坐下,依旧是喝酒,老板娘却有些不悦了。他们又从那起情杀案谈起,追忆着,想象着。事实上,肖万并没有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后来话题转移到了安娜·戴巴莱斯特家的房子,他们谈论着盛开的木兰花。肖万突然间似乎对安娜的家十分熟悉,他知道二楼有一个长长的过道连接着安娜的房间与别的房间,也知道她的房间夜里常常亮着灯。就这样他们喝着酒,间或谈论着安娜的家,问或谈起那起情杀案。他们的手相并放在一起。
下面的一天,安娜仍然不可自已地来到了这家咖啡馆,肖万已经在大厅里等她。孩子又跑出去找他的小朋友,他们也走到后厅暗处坐下。肖万的脸靠近她,手也放在了她的手上。他们贪婪地喝着酒,又开始讨论着那桩情杀案,其实却是在讨论着想象中的自己。他们谈论着安娜家的山毛榉、女贞树,安娜却突然指出肖万所说的关于那个被情杀的女人都是假的。但肖万却让她也随便编点什么说下去。汽笛声又响了,下班的工人一批批拥进咖啡馆,认识肖万的人盯着他看,肖万却只顾与安娜讲话。
他们的关系更亲密,该走的时候,肖万帮安娜穿上上衣。第二天是星期五,安娜依照惯例把孩子带来吉罗小姐家学钢琴。小孩依然同吉罗小姐唱反调,明明会的题目也故意答错。按照吉罗小姐的要求,小孩弹了几遍音阶练习,却终于拒绝再弹下去。后来在戴巴莱斯特夫人的温柔要求下。小孩才弹了下去,弹得很好,无懈可击。弹到小奏鸣曲的时候,大楼下面,码头上的人也被感染了。咖啡馆里,老板娘也与肖万交谈了几句。课结束时,吉罗小姐建议由别人来陪小孩上课效果会好些,母亲和孩子却都反对这个意见。安娜走到咖啡馆的门前,发现里面已经有很多人就没有进去,肖万迎上来陪她走了迸去。在柜台上喝了一杯洒,安娜又被肖万带到厅堂后座。他们先是谈论着孩子谈钢琴的事情,后来又转到安娜曾经戴着的一朵木兰花。时间已经很晚了,安娜还在一杯一杯不停地喝着酒。最后,她终于离开。家里有十五位客人在等她。他们吃着鲑鱼和香橙烤鸭,安娜却神情恍惚,拒绝吃任何东西,除了一点咖啡味冰淇淋,她醉了。第三天,安娜又来到咖啡馆,这次却没有带孩子。安娜想要放弃了,借着酒的名义说出:“我常常呕吐,不过原因和这次不一样。您明白,原因各不相同。一次喝那么多,一下子喝下去,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我从来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我吐了。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我相信我是再也不能控制自己了,可就那么一下子,实在无能为力,再也不可能了,尽力去做也都是白费。坚持不下去,意志力没了。”他们的手按照葬礼仪式紧紧握在一起,在安娜的哀求下,肖万终于借情杀案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也有了同那个男人相同的愿望,而他认为安娜完全同意。安娜认为这是美好的愿望。肖万想要吻她却又放弃。而安娜主动凑上前去相吻。下班的工人又来了。安娜站起来,喃喃道:“也许我不会走到那一步”,最后终于离开,结束了这场不可能的爱情。
创作背景
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整个西方世界造成了严重的价值危机,法国首当其冲。国内政局的动荡和殖民地危机进一步加深了业已普遍存在的焦虑和疑问。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人生和社会价值进行反思,文学观念和文学方法发生了剧烈变化。
二战后,文学为了适应后工业化社会的特点,适应激烈的思想变革,像在每一个文化转型期的文学一样,以“反”字当头,将以前的文学一股脑划入传统范畴,开始了一轮新的“现代化”进程。这个时期,法国文坛上涌现了一批风格各异的作家,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小说家积极探索、尝试新表现手法,“新小说”就是这个时期反小说潮流的最突出表现。杜拉斯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的小说《琴声如诉》集中地展示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新探索。
《琴声如诉》是杜拉斯1958年创作的。她此前发表的小说《塔吉尼亚的小马》、《森林中的日日夜夜》、《街心公园》都获得成功,但是随后的几年,她没有发表什么作品。这个阶段,她的爱情和家庭生活出现了重大危机。心爱的恋人热拉尔·雅洛弃她而去,杜拉斯陷于痛苦之中,难以自拔。与此同时,她与儿子乌达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原本随和的母亲现在变得严厉,对儿子进行粗鲁、无节制的干预,俩人经常吵嘴,不得安宁。杜拉斯尤其不能容忍儿子乌达在钢琴课上的表现,她不能忍受儿子放弃学习钢琴,因为她把钢琴看作神圣的东西。儿子以故意记不住课程来进行反抗,杜拉斯因此气得发疯,惩罚儿子坐在板凳上,不许离开。在朋友们的调解下,杜拉斯同意送乌达进寄宿学校。儿子自此远离了母亲,直至成年仍然对此耿耿于怀。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杜拉斯又开始写作,于是便有了《琴声如诉》。
《琴声如诉》也是杜拉斯献给情人热拉尔·雅尔罗的小说。在写作《琴声如诉》时,杜拉斯和雅尔罗的感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位杜拉斯称之为“很细腻、很古怪、很迷人”的男友让杜拉斯沉溺于肉体之爱之中,雅尔罗向他的同事吹嘘,他一边和杜拉斯做爱,一边自我欣赏。杜拉斯和雅尔罗的关系是一种由暴力、酒精和性欲混合而成的复杂的矛盾关系,他们一起哭泣,一起在夜里奔跑、喝酒,在旅馆里互相殴打,直到第二天凌晨天亮了之后才一头倒下。有整整六个月,他们就是这么疯狂。
人物介绍
安娜
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是一个富有的实业家的妻子,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她有一个儿子,每个星期五她都带儿子去钢琴教师家上课。在一家咖啡馆里,她遇见了一个叫肖万的男人。在咖啡馆,他们目睹了一起杀人案件,杀人犯按照自己情人的吩咐杀死了自己的情人。他们由讨论杀人犯的动机开始,逐渐增加了相互接触。
肖万
肖万在安娜丈夫的企业中工作。在肖万身上,安娜如一潭死水般的情感似乎又荡起了涟漪。在老板家中的晚宴上,肖万曾看到安娜半裸的胸前戴着一朵洁白的玉兰花,令他心动不已。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对爱情难题的困惑
在这部小说里,杜拉斯想要告诉读者,安娜·戴巴莱斯特称之为“那种叫作爱情的难题”,似乎只有两种解答——沉迷则死,躲避则活。与此同时她也感觉到,沉迷而死,死得快乐;躲避而活,活得忧郁。这道难题由此成为一道符咒,惊扰着人们。
从最初的不期而遇,到后来的心照不宣,安娜与陌生男子肖万之间已经清晰地感觉到彼此的渴望与憧憬。安娜一直要求肖万为她描述发生在咖啡馆里的情杀事件的前因后果,具体到那一对男女是如何相识的,如何第一次接触,如何处置显现出来的感情,周围的人们如何看待他们,特别是那个已经结婚生子,和安娜自身的情况颇多相似的女人,她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心理来迎接这场爱的剿灭战,她对被情人杀死感到恐惧的不甘,还是幸福的解脱呢。上述种种疑问,有的是安娜正在遭遇的,她要借此为自己寻找继续下去的外在证据和经验支持;有的则是安娜担心自己即将遭遇的,她试图在他人身上尽可能多地了解所谓的偷情将造成怎样的处境和状态。结果,“一个烂污货”,肖万无意之中说出的这句人们对那个女人的谩骂,让安娜毛骨悚然,胆战心寒。
作家对安娜充满同情,不认为她是一个荡妇,因此为她的“出轨”进行了合理的铺垫。小说中描写安娜的房间是“闷热的”,四周围女贞树和山毛榉树那浓厚的阴影将光明隔绝,木兰花发出刺鼻的香气,让她不得不“门窗紧闭”。显然,这样的环境描写象征着安娜在现实生活中压抑、沉重的处境。
世界上一切的渴望,都是缘于缺少。安娜缺少关怀,也缺少即使有痛感的爱情,缺少想要完全占有她、为此想要杀死她的男人。小说中,她一直要肖万告诉自己,那个男人杀死那个女人的时候,那个女人是怎么想的。当她知道,很可能是那个女人要求那个男人杀死自己的时候,她也就意识到了,婚外恋情如果不以游戏之心对待,而是倾注无限真情,那么到头来避免不了会演变成唯有死才可以换得未来和出路。这样的爱火,一边让她憧憬着,一边也让她胆寒,她害怕了,她害怕那痛不欲生的感觉抓住她,害怕自己万劫不复。于是,她逃掉了。当理智的衡量介入爱情,爱情就不再是横冲直撞的野马,而成了被驯服的家畜,丧失了一些神勇,蜕变出一些庸常,如果不逾越,也就安全了。得到以失去为代价,这很公平。作家在自言自语,让一段相逢发展成一段爱情并不难,让一段爱情合理永恒才是难题的关键。
艺术特色
总体风格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借鉴了电影、绘画和音乐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摆脱传统小说的固定模式,以淡化和排斥人物和故事的不叙述手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只保留故事的框架,采用一种“不叙述”的风格和开放的结构,书中充满富有想象的空间。作者摒弃那些传统的叙事手法,不做全知的评论,更多地沿寻心理活动的轨迹。
作者在故事人物的塑造上采用了这种手法。故事中只有安娜夫妇、肖万、儿子和钢琴教师有名字,其他的人物只有他们的社会角色,如咖啡店女老板、咖啡店的顾客、杀人凶手、路上的行人、晚宴的客人等。书中的许多地点也是这种开放的结构。读者只知道“安娜的家”、“咖啡馆”、“海滨大道”、“码头伙但是这个城市叫什么,这条街叫什么,作者对此都作了淡化处理。在故事的发展中这些并不重要,作者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的空间。一切都处于边缘状态,一切都可能发生,可什么又没有发生。在时间上,杜拉斯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通篇叙述中没有明确的年月日,只有“春天”、“下午”、“黄昏”这些笼统的概念。杜拉斯的别具匠心之处,是把大部分安娜与肖万见面的情节安排在下午时段,比如,安娜与肖万的头两次碰面是在“黄昏时候”,第三次见而时“天色已晚”,而第四次见面分手时,咖啡店老板娘暗示他们,“已经晚上七点了”。这种安排具有象征意义。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也是倦鸟归巢、劳累的人们回家的时候。安娜对这个“家”已经没有了感情,但是无形的绳索又把她拉回那里。
迷离情调
这部小说在典型的杜拉斯式的迷离情调中开始。最初,人物关系、事件情节都隐约含糊。作家不急于,或者说是故意把读者推向自行整理、推测、感悟、咂摸之中。于是,一切皆在未知不明的视野中,作品的耐读性和吸引力被加深了。小说中的每一个场面,每一段对话,每一处景物描写,都不是随意处理的。作家将种种悬念疑问设置好了,却又不急于回答,让阅读小说的速度降缓下来,读者不由自主地落入作家营造出来的那如歌的行板中。悠扬而忧伤的中板与慢板,既是小说中人物感情的律动,也是读者进入作品之后内心的跳动。
作品影响
《琴声如诉》首版印刷了50万册,转眼销售一空,成为当时人们争相阅读的畅销书。
因为这部小说,
罗伯·格里耶、
罗兰·巴特和
娜塔丽·萨洛特在于纳出版社的五月大奖评选中投了
杜拉斯一票,并最终帮助她获得这个大奖。
作品评价
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罗伯·格里耶:这部作品“在叙事的力量中蕴藏着一种颠覆的力量”。
中国当代作家何华:《琴声如诉》是一部逸品,逃逸了小说写法的一切约束。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