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
汉语成语
理直气壮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冯梦龙《古今小说》。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后据此总结出成语“理直气壮”。
成语故事
司马貌是东汉灵帝时人,为人聪明,记忆力过人,八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被大家称为是神童。后来他得到上京考试的机会,但却因为对主考官出言不逊而落榜。回到家后,他戒骄戒躁,每天勤奋读书。他在父母去世后为父母守孝六年,赢得了家乡人的一片赞誉,并以孝顺举荐他参加考试。可令他郁闷的是,考试机会总是被有权有势的人夺去,他根本无法参加。后来朝廷日益腐败,卖官鬻爵,司马貌更得不到做官的机会了。
他趁酒醉,写了一篇《怨词》发泄心中的不平,后又写道:“善士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天黑后,司马貌点灯又读了很多遍,越想越气,就把诗稿烧了,大叫道:“苍天啊!我司马貌一生耿直,就是到了阎罗王面前,我也理直气壮没有什么可怕的!”
成语寓意
当人生在困境中时,人们要理直气壮地为自己找一个促使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理直气壮需要秉持中庸之道,把握好尺度。“理直气壮”不要变成“刚愎自用”。人们要有底气,是说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要过多怀疑自己;同时,也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言行也要保持适当自省。是否要理直气壮也因人而异。如果以前太压抑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敢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这种理念就更适合,学会理直气壮对一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成长。而对于说话本来就大胆、直白的人来说,则可能需要委婉一些,学会“不争”可能更好。如果一个人有所坚持,但是表现得畏畏缩缩,别人提出反对意见,也不敢与人针锋相对,那么坚持最终只能成为泡影。如果当别人针对人们的坚持提出不同意见时,以更犀利的语言回击,理直气壮,临危不惧,那么在气势上一定会压倒对方,给对方心理上造成影响,从而让他人接受观点。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理直气壮”意思是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理直气壮”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运用示例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文七爷道:‘只要我们理直气壮,怕他怎的!’”
现代·老舍赵子曰》:“主席理直气壮的一语把莫胖子顶回去了!”
现代·郭沫若《相见以诚》:“根据事交的辩论是绝对必要的,要这样的辩论,也才理直气壮,真正‘雄’得起来。”
当代·巴金》:“他的面容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当代·巴金《》:“沈氏看见有人来劝,觉得自己理直气壮,讲话的口气更强硬了。”
参考资料
理直气壮.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9 08:01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