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真理与历史
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著哲学著作
《理性、真理与历史》是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著哲学著作,于1981年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理性、真理与历史》系统地论证了作者的科学实在论,内容涉及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精神哲学、科学哲学、历史哲学、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等哲学的各分支学科以及许多哲学的前沿问题,并把科学实在论贯穿于指称问题、心身问题、真理的本质和价值问题等。
作品目录
作品思想
在序言中,普特南谈到该书的主旨在于打破一系列长期支配哲学家及普通人的二分法思维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真理和理性的主客观二分法,也就是关于真理的符合论和彻底相对主义之间的二分法。他试图说明,许多意识形态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因此可以拒绝符合论而无须成为相对主义者,或者,人们可以扬弃相对主义而无须接受真理的符合论。20世纪70年代,普特南曾主张真理符合说,认为语言和世界之间有对应关系、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中,他抛弃了这种主张,并严厉批判了以“神目观”为特征的形而上学实在论,转向内部实在论。
在普特南看来,形而上学实在论是这样一种哲学观,它认为“世界由不依赖于心灵对象的某个总体构成的。只能有一个关于‘世界存在的方式’的正确而完备的描述。真理必须包括语词或思维记号与外部事物或事物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他指出,形而上学实在论实质上预设了一种神目真理观,它抹杀了人类的认识发展和现实生活的作用。所谓“神目真理观”指以上帝(神)的日光作出的假定,这是一种根本不依赖任何观察者自己的目光的真理观。普特南把这种真理观叫作“外部主义”哲学观,它假定的主体既无法指称外部对象,也无法说明作为世界组成部分的人类自身的存在,最终导致自我否定。
普特南把自己的哲学观叫作“内部主义的哲学观”,他说:“关于世界的‘真的'理论或描述不止有一个。内部主义者认为,“真理’是某种(理想化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而不是信念同不依赖于心灵的“事实'之间相符合。”他认为真理融贯说、实用主义、多元论等等,都可以充作他的内部主义哲学观的名称。
普特南写这本书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打破事实和价值之间的二分法,提出价值事实的概念,把总体是不是事实的标准定为接受它是否合理。他认为真理与合理性这两个概念有密切的关系。真理就是理性可接受的理想化,但是真理不等于理性的可接受性,“一个陈述可以是理性上可接受的,同时又不是真的,这种实在论的直觉将保留在我的说明中”。
普特南强调真理具有价值属性,批判了实在论和主观主义的真理观和价值观。他从人类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点出发,设定了一个理想真理的极限概念。普特南虽然批评了相对主义的真理观,但是,他最终未能脱离主观相对主义的窠臼。
作品影响
《理性、真理与历史》自1981年出版之后短短几年便获得了当代西方经典的声望,在英美哲学界影响广泛而深远。1982年12月美国哲学学会为此书召开专题讨论会,这是不常见的事。在欧洲大陆国家,此书同样受到青睐,甚至在某些德语国家被列为哲学系学生必读的十本书之一。
出版信息
《理性、真理与历史》于1981年首次出版。中译本由童世骏和李光程翻译,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于2005年修订再版。中译本添加了“译者序”和附录“理性、真理和实践——科学哲学中的实证论、实在论和实用主义”。
作者简介
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26年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犹太家庭。早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师从赖欣巴哈,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执教。1965年起任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反对越南战争方面做过很多工作,是一名备受瞩目的公众知识分子。其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1971)、《数学、物质和方法》(1975)、《心、语言和实在》( 1975)、《意义和道德科学》(1977)、《理性、真理和历史》(1981)、《实在论和理性》(1983)、《实在论的多重面孔》(1987)、《表象与实在》(1988)、《带有人性面孔的实在论》(1990)、《重塑哲学》( 1992)、《语词与生活》(1994)、《实用主义:一个开放的问题》(1995)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29 22:0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作品思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