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
2006年陈逸飞执导的电影
《理发师》是一部由陈逸飞执导,陈坤曾黎主演的爱情战争片。
剧情简介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日军侵占上海。技艺高超的理发师陆平,因意外杀死了一名日本军官,只好逃难到江南古镇,投靠师傅的师兄宋丰年。
宋丰年的女儿宋嘉仪和陆平一见钟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两人纯洁的爱情在战争的阴影下,却开放出了最为灿烂的情浓与爱意。然而宋丰年为了女儿日后能有所依靠,将宋嘉仪嫁给了国民党军官叶江天,做了他的姨太太。无情的时世和难以抗拒的命运,生生将二人分开。
时事流转,命运弄人,被迫和嘉仪分开的陆平,又因在抗战期间曾随着宋丰年进过日本军队的战营而被误为汉奸处死,在眩目的阳光下,他背后的枪口冰冷而静默。千钧之际,深念着他的嘉仪救了他,在叶江天的安排下,陆平戏剧性地被任命为国民党军官。然而,陆平的志向却不在于此,他一心迷恋的仍是他的理发,这引起了叶江天的极大不满和鄙视。然对于嘉仪而言,能够经常见到陆平则是最幸福的事。随着二人感情的日渐加深,嘉仪铤而走险,以借去上海见姑妈为借口,要陆平单独陪她前往。
在上海,他们久久积孕在心中的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但叶江天的到来,却再一次将他们推回到冰冷的现实中,在爱与被爱的反复中,他们经受着痛苦的折磨和撕裂。
解放战争后,陆平被解放军俘虏,关押在西北的一个劳动农场进行改造。劳动农场的场长就是当年陆平为他理过发的新四军战士郑文斌。他告诉陆平,一直深爱着他的宋嘉仪并没有跟随丈夫叶江天逃往台湾,而是毅然返回家乡,并一直在那里苦苦地等待着他。在一片荒漠的唯一一棵大树下,陆平终于等来了他深深相爱的宋嘉仪。历经近二十年后,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拍摄过程
2002年8月1日,由画家陈逸飞执导的国产片《理发师》女主角定为姜文的同门师妹周韵,姜文任男一号,葛优出演男二号。10月26日因剧本出现问题,原定于10月底开机的《理发师》推迟开机,使姜文错过了留出来的档期,姜文向剧组提出辞呈。陈逸飞回应:剧本正在抓紧时间修改,希望能够保证姜文出演,最迟20天后开机。11月20日,因3个大男人(陈逸飞、姜文、葛优)都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导致剧本一再难产,改动8次。开机时间一拖再拖。11月27日姜文、葛优和陈逸飞在北京一起出席了短短5分钟的《理发师》开机仪式。
2003年1月7日,四家投资方经会议协商,决定停止拍摄,整个剧组就地解散,造成800万元损失并浪费全片五分之一胶片。1月11日姜文紧急联络媒体,就“停拍风波”做出书面发言:因创作和艺术上的分歧停拍。1月13日陈逸飞否认了姜文的声明,认为“姜文人品有问题”,强调停拍无关创作和艺术上的分歧,背后还有隐情。1月14日陈逸飞在沪召开个人新闻发布会,就《理发师》停机发布六点声明,爆出停拍原因:剧组存在“财务黑洞”。
2003年4月摄制组重新成立,陈坤接替姜文主演。主创人员来自五湖四海,集中了包括西安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及上海电视台的各路工作人员。这一次陈逸飞对场景、服装、道具、化妆等各个环节的事必躬亲。
2005年4月10日,陈逸飞突然死亡,影片尚未拍摄完毕,作为《理发师》的艺术总监,吴思远经过一晚的考虑,迅速接棒。此时电影大部分已完成,吴思远在后期制作中动了很多心思。片尾是陈逸飞现场指挥拍摄的镜头,他对采访记者说:“希望喜欢我艺术的人记得我曾经拍过一部电影《理发师》。”
影片评价
正面观点
陈逸飞的这部遗作眼光不浅,野心也大。说的是一个横跨二十年的划时代故事,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一直拍到新中国建立后五年。制作认真,应有的场面都拍到了,从上海滩征歌逐色的十里洋场,到江南水乡小镇以至黄河、漠北(南方都市报文隽评)。
影片的节奏非常快,充满温情的画面转瞬就会血腥弥漫,而血性方刚之间也会流露出丝丝温情,陈逸飞就是在这样的转换之间让观众心底瞬间涌起丝丝感动(华西都市报评)。
《理发师》有陈逸飞独特的视觉风格,以及战争和爱情相结合的大气磅礴。是多年难得一见的极具艺术品位的战争爱情大片。业保留了柔美中和的视觉特质,在故事性上很好(成都日报评)。
反面观点
《理发师》的场外故事,远比电影本身精彩。由于视觉大师陈逸飞的精心打造,《理发师》的画面精美而淳朴,只不过,演员在大多数时间里没有给出让人动容的表演。而且,电影的故事和表现手段显然老套而仓促。演员们的表演游离在电影之外,唯一比较出色的是陈坤。电影的剧情比较老套、仓促。陈逸飞在电影的处理上,真诚有余而专业不足,电影的不少段落处理得很繁琐。当然,《理发师》的画面无可厚非,电影的不少画面,如油画般淡入淡出。与许多电影的场景过于华美不同,《理发师》的画面最大的特点反倒是淳朴,这可能是作为视觉大师的陈逸飞对电影的一种理解(齐鲁晚报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23 00:25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