珽,汉语三级字,部首王,读作珽(tǐng),指古代天子所持的玉笏。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珽tǐng
⒈ 玉笏。
基本词义
◎ 珽 tǐng
〈名〉
大圭。古代天子所持的玉笏,其形制因时而异 [jade tablet]
珽,大圭,长三尺。抒上,终葵首。——《说文》
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也。即考工玉人之大圭。——《礼记·玉藻》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他鼎切。《韵会》他顶切。《正韵》徒鼎切。並音挺。《广韵》:玉名。《博雅》:珽,笏也。《左传·桓二年》:衮冕黻珽。注:珽,玉笏也。《礼·玉藻》:天子搢珽,方正於天下也。注:笏也。珽之言挺然无所屈也。谓之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终葵首者,于杼上又广其首,方如椎头,是谓无所屈,后则恒直。《相玉书》曰:珽玉六寸,明自照。
又人名。唐有姚珽。
又《集韵》汤丁切。音听。大圭,长尺二寸。《集韵》:或作珵。
说文解字
【卷一】【玉部】珽
大圭。长三尺,抒上,终葵首。从玉廷声。他鼎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