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屑是气泡化的岩浆气孔壁因挥发分骤然膨胀爆炸而形成的玻璃质碎片,喷发时一般尚未完全凝固,以中酸性玻屑为常见,基性玻屑则少见。有半塑(变) 性和塑性(变)玻屑之分。一种火山碎屑物质。一般小于0.5毫粒径米,有时达1~2毫米。为富含水分与其他挥发分的半凝固状态的炽热熔浆,在火山喷发过程中,因挥发分骤然膨胀炸碎冷凝而成。
火山碎屑物的成分复杂多样,既可来自岩浆或火山熔岩,也可来自火山通道的围岩、盖层和基底岩石。火山碎屑大小不一,形态复杂。塑性碎屑多呈撕裂状、火焰状及不规则状,半塑性多呈透镜状、纺锤状及梨状等,刚性碎屑则呈棱角状。研究火山碎屑物特征对于研究
火山碎屑岩的特征及分类命名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火山碎屑物内部结构组分,将火山碎屑物划分为岩屑、晶屑和玻屑三类召从物性来看,火山碎屑物可分为刚性、半塑性和塑性三类。在研究过程中经常依据火山碎屑物内部结构组分对火山碎屑类型进行细分。
绝大部分玻屑由酸性或中酸性的熔浆生成。中基性熔浆形成的玻屑少见。常见的形态有弧面棱角状和浮岩状两种:前者在显微镜下呈弓形、弧形、镰刀形、月牙形、鸡骨状、海绵骨针状等(图a);后者是没有彻底炸碎的弧面棱角状玻屑,内部保留较多气孔,形状如浮岩。(a)各种凹面棱角状玻屑(新疆)(b)各种弱塑变玻屑(新疆)
塑性(变)玻屑在堆积时仍为可塑状态,可发生塑性变形。炽热的塑性(变)玻屑在上覆火山碎屑物质的重压下,被压扁拉长,彼此叠置定向排列,且相互粘连熔结在一起,显示特征的流纹,这种流纹通称
假流纹构造。
火山碎屑岩中塑性岩屑和塑变玻屑含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岩浆成分、火山喷发类型、火山碎屑物的搬运方式和堆积时的温度。而温度又与距火山口的远近和火山碎屑物的搬运和堆积方式有关。一般来说,强烈爆发的中酸性、酸性浮岩流堆积中塑性岩屑和玻屑含量最多,而近火山口处快速降落堆积的火山碎屑岩中,因堆积前未经充分冷却,故常出现塑性岩屑和塑性玻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