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
刘大先创作的文学研究著作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是刘大先创作的文学研究著作,首次出版于2013年5月。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六部分。“绪论”介绍整体观点,即现代中国的形成与少数族裔文学的生成及发展的历史系,及其背后的学理。第一章“历史与书写”,通过考察不同的文学史书写的递嬗变更,阐释现代中国一系列不同“认识型”的承续、变化和发明。第二章“主体与认同”分析少数民族文学话语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部分,与主流文学共同经历了主体的嬗变。第三章“差异与表述”通过对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语言文学的互译的研究,揭示其透露出来的权力与政治交织下的文化网络。第四章“地理与想象”从空间维度讨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认知转型。第五章“迷狂与信仰”考察少数民族文学话语在各种现代话语互动中,与宗教信仰和神话观念的纠缠。
作品目录
作品思想
该书回到现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实,分析少数民族文学主体的嬗变、身份认同的觉醒与危机。认同是来自西方国家的术语,它的生成意义在于建构有关“我们是谁”“我们与他人差异”方面的概念。由于文化主体之间的不同所以需要主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嬗变。20世纪末由于思想解放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勃兴,认同危机变得严峻。刘大先认为危机下导致主体向三个不同方向分化:遵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写作;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觉醒和自觉认同;以西方文化为路标的西化或自我风情化、殖民化的认同。这一归类贴切地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现状,同时也反映了少数民族主体性叙事的焦虑。但危机下也激发了少数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活力。这虽是冲击之下的无奈举措可是较之前现代时期无意识的游离状态,这种自觉的主体发现与觉醒不失为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一大进步。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民族个体的进步也是国族意识的进步。
刘大先从“时空的现代性参差”中分析“中国”空间在时间现代性维度下的思想认知和历史建构体现了一贯的追根溯源的知识考古学研究方法继之以族裔的空间化、历史化存在来探究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空间特性是有较强创新性的、前沿性的。刘大先认为在国族规划中,国家的特定地域铭写被赋予了族性色彩,而具有混血传统的地理和族裔完成时空转型时,带来地方性、全球性、跨界性的话语分割而在活跃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人们对边域地理的好奇与探索实践又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融人现代文化生活。从这种参差时空、纵贯古今的学术辨析中,刘大先得出了“跨国的、协作的、多元共生的、和而不同的观念可能是世界文学中多民族文学的最终旨归”的结论。
作品评价
暨南大学教授姚新勇:“刘大先的《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冲破了看似固若金汤的学科界限,全方位地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纳入到了中国现代转型的框架中加以思考,显示了学科及视野的丰富性和体系的宏大完整性,达到了当下‘现代’中国研究的学术前沿水平……这套知识框架与系统网络的结构,与其说是出于学术研究本身的拓展,不如说是针对转型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学术回应。”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刘大先,1978年生,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影像文化。
参考资料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国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8 19:0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