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点
环县皮影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非牛皮而不用,而且对牛皮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达到平整耐用,厚度适宜,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所以,通常选用青草期口轻的黑色公牛皮,经过浸泡、框架、阴晾、刀刮等多道工序之后,才动手设计构图、精心雕刻。人物、动物、景物的雕刻都曲直有序,阴阳、虚实、疏密、长短错落有致。皮影的着色也极其讲究,以大红、大绿、滕黄为主色,兼用少许蓝色、黑色,而且点染时只用纯色。这样渲染而成的皮影色彩绚丽,色调和谐,人物栩栩如生,景物浑然天成。
环县皮影曲意丰厚灿烂,古老悠久,唱腔悠扬激越,造型精雕细刻,道具传统灵活,演技神奇高超,是农耕文化的典型艺术形态、道教文化的民间流传方式,也是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艺术形体,不仅是环县文化的象征,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地环境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北部,踞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东、西宽约124千米,南北长约127千米,总面积9236平方千米。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残塬沟壑区向沙漠区的过渡地带。地貌分为西部掌地丘陵沟壑区、北部梁峁丘陵沟壑区、南部残塬丘陵沟壑区、中部环江河谷区。全境90%以上面积为黄土覆盖,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有流域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沟道17364条(其中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1820条)。有大小残塬527块(其中秦团庄乡大巴咀塬、环城镇马坊塬、八珠乡八珠塬、合道镇赵塬、罗山乡大树塬为环县五大塬),面积30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3%。有掌区小流域382条,面积93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0%。全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
环县境内有马莲河、蒲河、清水河、苦水河4条流域。全县有水泉2145眼,水质较好、可饮用的有1835眼。全县境内有常流水的沟道1432条,水质较好的仅有96条。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2.1亿立方米。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2℃,无霜期200天,日照时间2600小时,常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
甘肃省环县在地理上接近皮影的起源地陕西,两省文化自古融汇交流、互相影响,环县皮影即关陇文化的产物。环县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为皮影制作提供了基本的原料。
历史渊源
皮影戏,发源于
西汉时期的
陕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环县皮影雕刻大致经历了传播、接受和发展三个阶段。
早在20世纪初期,陕西一些皮影艺人行艺于环县,他们之中有皮影雕刻艺人,也有皮影演唱艺人。其中陕西西路皮影代表艺人尚线匠(其名不详)曾为解长春雕刻影箱;敬乃栋曾请乔线匠(其名不详)到家中长达三年,为其凿刻影箱;合道乡赵崾岘村赵贵廷的老影箱,亦是20世纪初请乔线匠所刻;20世纪20年代前后,陕西皮影演唱艺人屈李刘和陕西礼泉县石鼓赵村一姓何(外号跛骡子)的曾来到环县车道、毛井一带收徒传艺,演唱皮影戏,开始主要演唱秦腔,后来也演唱道情。他们的皮影和箱具皆从陕西带来,其中屈李刘影箱传于其徒谢德贵,谢德贵传于其子谢正礼,谢正礼又上交县博物馆。“跛骡子”的影箱于民国九年(1920年)在宁夏海原唱戏时毁于地震,他本人也在地震中罹难。
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艺人依靠赶脚的(脚户)从陕西购买影箱,其中秦团庄乡已故艺人耿老五影箱即是从陕西代购回的。也有艺人亲赴陕西购买,如合道乡已故艺人马占川曾在1958年前后,与其徒赵怀弟亲赴陕西大荔县毕本富处为生产队购回影箱一副。此箱皮影数量很多,几经转手,一部分藏县博物馆,一部分流散于民间,一部分被王光普等人收藏。耿湾老艺人都培仁曾有三副影箱,除一副买与耿浩贤外,其余两箱中的一副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从陕西定边县罗庞塬姓魏(外号油梁)的艺人处购买的;另一副是都培仁从盐池县一姓强的艺人处购买的。
20世纪60年代,王清安曾从陕西定边县购买影箱一副,后又倒卖掉。当时艺人们有一种说法:“置办影箱要到陕西省会西安去买,只有西安的活(影件)才能用。”谢正礼上交环县文化馆的出国演唱皮影是20世纪80年代初耿怀玉从陕西礼泉一孙姓(人称三木匠)的家中购买的。从上述资料看,环县皮影戏班原来所存老皮影除本地艺人请陕西乔线匠和尚线匠雕刻外,其余大多数来源于陕西的礼泉、兴平、大荔、定边及宁夏的盐池等地。这些皮影一部分现藏于县博物馆,一部分在“文革”破四旧运动中被破坏、遗失;一部分被个人收藏或被皮影贩子倒卖掉;一部分由个别戏班所存,为数不多,大部分已残破。在这些皮影中有尺线、寸线,皮影人物造型多样,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有势有韵。皮影雕刻以镂空为主,适当留实,繁简相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的各个部位,都饰满不同的图案花纹,画面繁丽而不冗沓,简练而不空洞。雕刻表现手法多样,无论阳雕阴镂,阴阳辅刻,明暗错纹,都技艺精湛,刀法娴熟,染色典雅,丰富多彩,总体代表了陕西西路风格,但也夹杂着东路风格。
由此可见,陕西皮影雕刻曾经历过一个辉煌发展时期,后渐趋衰落,优秀的老影箱流传到边远山区,其中环县就是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地区之一。
环县本地皮影雕刻艺人,现知最早是秦团庄乡已故艺人王秉云。民国十八年(1929年),王因家庭生活困难,携家外出以画庙谋生。他先到甘肃华池县的东凤川,后辗转到陕西渭南,因其爱好皮影雕刻艺术,故在皮影雕刻艺人的作坊中打工当学徒,学习皮影雕刻。1962年,王秉云将皮影雕刻技艺传于其侄孙王治民,并指导侄孙凿刻影箱一副。1978年,传统皮影戏上演,民间艺人在修补破旧皮影的同时,学习皮影雕刻艺术,逐渐办起家庭作坊,形成规模。代表人物有环县樊家川乡郝集村的郝宏贤、秦团庄乡的王勤政、宁县的杜金儒等。他们大多自学成才,从老影箱替祥,学习雕刻,为戏班演出服务。他们的雕刻经历了由稚拙到成熟的过程,整体风格趋于拙朴厚重。
生产情况
2012年,环县开发各类皮影工艺品30多种,以中国民间艺术大师陈玉玲为主的皮影雕刻艺人有20多名,年刻制皮影工艺品2万余件,刻制皮影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全县有47个戏班常年演出,有285名民间艺人利用农闲时间进城串乡走户演出,人均年收入可达3000多元。
产品荣誉
2002年6月9日,中国民俗学会正式命名环县为“皮影之乡”。
2014年0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环县皮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环县皮影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环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要求
选用当地两到四岁的黄褐色公牛皮。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泡制→剔皮→分解→软化→推磨→阴干→描摹→镂雕→着色→封色→熨烫→装订→成型。
2.工艺技术要求:
(1)泡制:将牛皮置于当地河水中6到8天,至毛根发软,绷于木框上进行剔皮。
(2)镂雕:以镂空为主,阴雕阳镂、阴阳交错、明暗相辅,造型严谨,刀口精细流畅,没有毛刺。
(3)着色:用皮胶(熬好的鱼鳔或牛皮胶)调色(硬色)涂染。用色以胭脂红、藤黄(桔黄)、绿、蓝、黑(锅黑)等为主,色彩纯正绚丽,对比强烈。
(4)封色:用牛皮废料熬成胶水,用干净排笔刷在皮影上,使其透明光亮。
(5)熨烫:将已着色的皮影熨烫脱水,达到平整。
(6)装订:用皮线或丝弦联结皮影各部位,形成整体,摆动灵活,自如。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着色艳丽、均匀,色调层次分明。影件透明度高,立体感强,造型规范,人物形似,布景陈设、神怪异兽布局丰满。刀路清晰,线条流畅,粗细得当。皮子薄厚匀称,润泽柔软且有弹力。
2.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环县皮影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环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环县皮影的检测机构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历史文化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居住在北方的匈奴人,经常南下侵扰,首当其冲的便是彭阳(今庆阳、镇原境)一带,有一次匈奴人将彭阳县令杀了,汉武帝大怒,发兵十万,亲率出征,来到彭阳。当夺得战争胜利时,一个噩耗传到了彭阳行宫,刘彻的一位爱妃病故了,刘彻闻之,深为悲痛。这时有个方士进言,他能使皇妃再现,于是他用皮革制作了一个酷似刘彻爱妃的偶像,他自己藏在了这个偶像的后面,带动这个偶像在帏帐内来回走动。方士让刘彻在帐外观看,非常逼真。后来刘彻离开彭阳,这种偶像光影的“把戏”便在彭阳一带流传开了。后来,为了制作表演方便,人物偶像逐渐缩小,发展成为皮影了。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