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黑斑病
植物病害
玫瑰黑斑病是由蔷薇双壳引起的、发生在玫瑰的病害。该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其次是叶柄、叶梢、幼嫩枝和花梗。
病原特征
玫瑰黑斑病病原为(学名:Diplocarpon rosae Wolf),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态为蔷蔽盘二孢(学名:Marssonina rosae),异名蔷蔽放线孢(学名:Actinonema rosae (Lib.) Fr.)。均属半知菌亚门菌。子囊盘生在寄主角质层下,暗褐色圆形,直径100-250微米。子囊圆筒形,有短柄,大小(70-80)微米×15微米。侧丝线形,具隔膜,顶端膨大。子囊孢子矩圆形或椭圆形,双胞,大小不等,分隔处缢缩,无色,大小20-25微米。分生孢子盘也生在角质层下,多与菌丝相连,分生孢子梗短,不明显,无色;分生孢子长卵形至椭圆形,双胞无色,大小不一,分隔处略缢缩,多数一端细胞较狭小,直或稍弯。该菌致病力差异明显,世界上有3个小种。在中国,南方的病菌致病力较北方的强。
除侵染玫瑰外,此病原还危害月季、蔷薇、金樱子、刺梨、黄刺玫等。
为害症状
玫瑰黑斑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其次是叶柄、叶梢、幼嫩枝和花梗。叶片染病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呈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2-15毫米或更大,边缘放射状,有时病斑周围叶肉组织大面积变黄。后期病斑上生黑色有光泽的疱状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叶柄嫩枝染病病斑长椭圆形至条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周围组织略皱曲。花梗、花萼染病病斑小,不明显。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致枝条光秃,树势衰弱乃至全株枯死。
分布范围
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北京、山东、四川、广东、上海、浙江、云南、吉林等省(市)。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病茎及芽鳞上越冬,中国北方冬季温室内病株也是来年露地栽培月季的初侵染源。此外,茎部病斑常随苗木、枝条传带至新园。有性阶段只在较冷地区偶尔出现,在侵染循环中作用不大。 病原主要以分生孢子借风雨、浇水溅射、昆虫及操作人员、工具传播,叶面上有水膜,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6-10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角质层,菌丝在寄主角质层与表皮细胞间生长,以吸器伸入表皮细胞和栅栏细胞吸取养分。病害潜育期3-10天,约2周后病叶开始脱落。
流行规律
玫瑰黑斑病发病最适温26℃左右,温暖、多雨、雾及多露条件下病害扩展迅速且发病重。植株过密、叶面喷水量大、滞水时间长易发病。在中国,北京地区5月中旬发病,7-9月进入发病盛期,10月后逐渐减轻并停止扩展;长江流域5-6月和8-9月出现2个发病高峰;华南可终年发生。此外,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6:18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