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骑士》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于1909年创作的一部三幕歌剧,而歌剧的文学脚本则是由
奥地利作家、
诗人霍夫曼施塔尔特意为此创作。这部歌剧在1911年1月26日首演于德累斯顿宫廷剧院,上演之后评论迅速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评论称,此部歌剧让理查·施特劳斯告别了恶作剧似的曲风;而另一观点则称,“只靠优美的旋律吸引观众”。无论怎样,这部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作品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当时上流阶层口耳相传的作品,因为理查·施特劳斯找到了当时人们欣赏歌剧的口味。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是近代德国杰出的作曲家及指挥家。他于1864年生于慕尼黑,其父是宫廷乐队的圆号手,五岁开始作曲,十岁前就写了《节日进行曲》和《木管小夜曲》。后入慕尼黑大学学习,中途辍学,去曼宁根乐队担任著名指挥家比罗的副指挥,后任正指挥。在乐队里,他受第二小提琴手、音乐哲学家里特的影响,要求“以李斯特、柏辽兹及
瓦格纳的作品为榜样来表达音乐”。从此,专注于交响诗的写作,作有《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1900年后专心于歌剧创作,写了《莎乐美》、《埃列克特拉》、《玫瑰骑士》等十四部歌剧。他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著称。他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
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等著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玫瑰骑士》流传上百年,演绎了一段歌剧文学创作与作曲的黄金组合案例。“这部歌剧之所以能成功,就因为在一个好的脚本之上才能创作出好的音乐。中国的歌剧不伦不类的原因之一是缺少好的文学脚本创作者。”乐评人刘雪枫对比中国原创歌剧的现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