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腾金,男,1934年1月出生,广西
博白三滩白中人。1951年10月参加工作,高级农艺师。曾任
博白县农科所所长,县第三届政协副主席,是广西六届人大代表,全国七届人大代表。1983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自治区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5年获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重奖。
人物经历
王腾金,男,1934年1月出生,广西
博白三滩白中人。1951年10月参加工作,
高级农艺师。曾任
博白县农科所所长,县第三届政协副主席,是广西六届人大代表,全国七届人大代表。1983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自治区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5年获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重奖。
成功之路
一个对水稻技术一窍不通的财务会计,“突发奇想”要搞水稻育种。通过自学钻研,他取得了水稻育种技术的历史性突破,培育出最适合我国北回归线以南气候的水稻品种,改写了南方数省的水稻种植史。
这个曾经的会计就是博白县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王腾金。2010年年初,他创造的惊人成果为他所在的博白县农科所赢得了广西科技的最高奖项。
王腾金走过的,是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道路……
家中的“山寨”科研站
4月初的一个下午,玉林博白县城某居民区,一个腿脚不便的老人蹒跚着穿过狭窄阴暗的过道,然后缓慢地爬上陡峭的旧楼梯。三楼终于到了。76岁的王腾金推开了家门。
两个月前的1月12日,当王腾金迈着同样蹒跚的步伐走上领奖台,领取广西科技的最高奖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及50万元奖金时,台下所有观众无不动容、惊叹。
打开门,家里的一切仍然是旧。沙发扶手处海绵大片外露,书桌油漆脱落,抽屉歪斜,一张躺椅甚至只剩下了铁骨架。王腾金在沙发上慢慢坐下来,日光灯下的花白头发一片透亮,浓眉下的双眼炯炯有神。
茶几上有一只竹筛,内有数十束金黄的稻穗,每小束整整齐齐,各吊着一张硬纸标签。“这里都是今 年最新的稻种样本。”他拿起一束稻穗爱抚着,对记者说。
这些稻穗,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他几乎把家弄成了一个水稻科研站。
茶几边有个盖着的大竹筐,里面透着橘黄色的光。揭开盖子,里面有一个悬着的灯泡、几个装着水的浅口瓦罐,水里躺着一些稻种。王腾金介绍说,这是在给稻种感温、催芽。
一个更大的稻种培育场设在楼顶。王腾金颤巍巍地爬上顶层铁架楼梯的姿态令人担心,然而他说,“天天就这么爬”。
楼顶有一个用铁丝网和铁管搭起来的空间,地面摆着一排排小塑料桶,桶里一片嫩绿。“前阵子天气暖和点的话,苗会更高。”王腾金说。
这些装备看起来是如此简陋,但这并不妨碍王腾金坚定地、一步步朝水稻育种技术的顶峰攀登。
其实,退休多年的王腾金早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但他总放不下工作,“别的老头在家里养花养草,我在这里搞水稻苗,一样是玩。”
从一窍不通到育种专家
半路出家,没有专业教育,怎样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一个水稻专家,这是属于王腾金的传奇故事。
王腾金出生于博白县三滩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在农村成长,他目睹并感受了农民的悲痛:辛勤的劳作和到头来微薄的收成。
青年王腾金读完两年初中后,在一所民办大学的财经培训班草草学习了几个月,然后他成了县粮食局的一名会计。
走进粮食领域,王腾金才慢慢了解到,造成当地粮食歉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适合本地气候的优良稻种,而外地稻种常常水土不服。于是他萌生了搞水稻育种的想法。
“刚开始时,我对水稻育种技术几乎是一窍不通。”王腾金坦白地说。
万事开头难,书籍和杂志是他惟一的老师。《栽培学》、《作物遗传选种及良种繁育学》、《植物生理学》……他就像一只书虫,缓慢而有力地一本本“啃”。每个月十几元的工资,他几乎要花掉一半买书买杂志。
一边看书,一边观察,一边试验。一下班他就往稻田边跑,跑遍了当地大小农场。他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到玉林农科所等地方参观学习,车费、伙食费都是自己掏。
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王腾金就开始甩开膀子搞育种了。他把卧室“改装”成实验室,买回陶钵、温度计等必备工具,还借了县农场一块田作小面积种植实验。选种、浸种、播种、移植、杂交授粉……他慢慢地摸到了门道。
寒暑交替,时光流转,十几年过去了。王腾金义无反顾地鼓捣着他的育种事业。那些本应该给妻子的温暖,他留给了稻种;那些本应该给孩子的父爱,他留给了秧苗。
正是在一种近似于痴狂的状态下,王腾金在水稻育种领域飞步前进,并逐步成为一名水稻专家。
20年增产68亿公斤
天道酬勤。王腾金多年的辛勤和努力终于打开了收获之门。
1968年,晚稻良种“中秆大糯”育成。这是王腾金育成的第一个优良水稻品种。他终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此后,王腾金一发而不可收,新的优质水稻品种陆续被培育出来。
1969年,早稻良种“博良一号”、“二铁”育成。
1972年,“齐白一号”育成。该品种是晚稻优质稻种,亩产达800斤,质量符合一号米标准。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打破了优质不能高产的预言,填写了博白县首次出口优质米的记录。次年,王腾金很快又培育出了亩产达900多斤的早稻优质稻种“团黄粘”以及亩产超过1000斤的“05粘”。
此后,王腾金在1983年育成了空前高产优质的“细黄粘”。该品种名列《人民日报》公布的当年46个国优大米产品的榜首,是国际市场上声誉非常高的“中国米”。
3年后,王腾金育成了震动华南地区的“博优”系列感光稻品种。不久后,他又育出了香型优质稻“86——”系列品种。
此后王腾金率领博白县农科所研究人员对“博优”系列品种进行改良。2009年,在经历了多年的长途跋涉后,王腾金团队育成了博A、博优64等感光杂交稻一系列不育系及杂交稻组合。
根据广东、广西、海南3省区
种子站的统计,1987年至2008年推广博优系列组合面积1.9亿多亩,含博A血缘面积的稻田2600多万亩,累计推广面积2.1亿多亩,增产粮食68亿公斤,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1月12日,王腾金凭借30年来成果的结晶——《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及组合研究与中熟晚籼新组合博优64的选育》项目,率领博白县农科所荣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这时已功成名就的王腾金却说:“前面的路还没有走完,我们要争取育成更高产、更优质、抗性更强的稻种新组合。”